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老杨的脱贫清单

发布时间:2020-04-30 08:44:12   阅读 9293  

“去年10月,我以每头6000元的价钱买了两头小牛,今年4月就有人想以一头1.1万元的价钱买走,除去草料成本,一头可以赚4000元。再加上8亩甘蔗卖的钱,女儿外出务工挣的,一年纯收入5、6万块钱是没有问题的。”近日,文山市柳井乡界牌行政村老寨村小组的档卡户杨启荣对自己的挂包帮责任人、派驻市文旅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周达云“盘点”了这一年来的收入。

养生态牛成了杨启荣脱贫致富的“孵化器”。

因为腰包鼓了,有钱了,杨启荣决定“鸟枪换炮”,把生活质量提高一个档次。于是,他新买了老年代步车,微耕机、粉碎机,告别了“牛拉车”“刀耕火种”的传统生活模式。在政府为他新修建的统建房里,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电饭煲、电磁炉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每一个房间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自来水管也拉到了家门口,彻底解决了“靠天吃水”的难题。

按杨启荣的话说,“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以前没想过,也不敢想。”

杨启荣以前的生活状况,帮扶人周达云最有发言权。

想起刚挂杨启荣家那会儿,周达云用了一句诗:“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表达了她当时的心情。房前屋后臭气熏天,客厅卧室脏乱不堪,家里要啥没啥。

“这个样子能脱贫吗?”周达云很担忧,更着急。

“扶贫先扶志扶智,只有杨启荣心中有了盼头,日子才有奔头。”

周达云开始寻找突破口。从杨启荣的邻居那里打听到,杨启荣以前并不是一个懒惰的人,主要是先天性心力衰竭困扰着他,让他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

心病还得心药治。周达云硬“拖”着杨启荣到市医院对身体做了个全面检查,除了心力衰竭外,其他“零部件”都“运转”良好。于是周达云又联系医保局为杨启荣办理了慢性病证,每年能减免很大一笔经济开支。

解除了后顾之忧,杨启荣脸上的笑容多了,精神面貌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有什么想法也愿意跟周达云说,看到杨启荣的变化,周达云打心眼里高兴。

“牛拉车”换成了老年代步车,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

“第一戒酒;第二种植;第三养殖;第四、务工;第五……”周达云为杨启荣列出了经济发展清单。

于是,杨启荣利用当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优势,栽种了甘蔗,并与糖厂签订了购销合同;养起了生态牛,从一头、两头,到四头,全用草料喂养;让大女儿参加乡里组织的技术培训,随后到上海务工。

“我今年计划种15亩甘蔗,种一年,最低可以砍三年,比种玉米、大豆等庄稼划算多了。”

“大女儿也不外出务工了,准备投资十多万元扩大生态牛养殖规模。”

“我相信,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这不,周达云和杨启荣又坐在一起,商量着今后的发展规划。

(王铭坚)

(编辑 侯佑琴)

(排版 李霄文)

(审核 李正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