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融媒体环境下记者的转型思考

发布时间:2020-05-08 09:21:01   阅读 11755  

融媒体顾名思义就是将广播、报纸、网络多种媒体融合在一起,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增强传播力。融媒体时代给传统媒介尤其是纸媒记者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媒体融合的浪潮中,只有适应时代发展,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及综合素养,才能写出有时代特色、受众喜欢、有影响力的作品。本文对融媒体时代下记者如何实现转型进行粗略探讨。

科学选择适合报道的新闻题材

  我们应该认识到,无论呈现方式、技术手段如何革新,优质的内容依然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优质的新闻需要优质的内容,所以,应加强新闻的整体策划。在采访之前,应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了解受众的“兴趣点”“关注点”,站在大众的角度展开采访。同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对新闻的背景、采访对象的情况等有大致了解,拟定采访提纲。如需拍摄视频,要想好拍摄的时长、角度、抓拍的细节等,做到心中有数,采访不慌不乱,有条不紊。

  今年2月20日,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文山市恢复营业商场、餐馆外卖、快递等,但仍不允许堂食,只能即买即走或者外卖。不少市民开始关注外卖是如何配送的,如何保证安全?在此情况下,文山新闻网策划推出《外卖点餐可追溯:无接触配送+安心卡》,对此期间餐馆营业规定进行报道,记者重点关注无接触配送过程,展示了部分配送企业的“安心卡”,为市民送上“定心丸”。3月份,随着逐渐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文山新闻网策划推出《坚守城市的“味道”》系列报道,从菜市场商贩、快递小哥、送菜员、环卫工人、超市人、药店工作人员等角度,讲述那些城市服务者坚守岗位的故事,引起广泛关注,受到读者欢迎,点击量最高的一条达5.6万次。

从专业型记者向全能型记者转型

  以往,纸质媒体主要通过文字、图片来进行新闻传播;电视媒体通过电视画面、同期声、画外音进行传播。在媒体融合背景下,记者不再只是报社记者或者电视台记者,而是需要为报网屏端等不同传播平台提供稿件。这就要求记者由原来的报纸记者、电视记者转变为全能型记者。

  在新闻现场,记者不仅要会采访,还要学会使用智能手机、相机、摄像机等多种手段,达到提起笔能写、拿上相机能拍、扛上摄像机能摄、拿起话筒能说,成为新闻专业领域内的全能型记者。尽可能多地收集新闻素材,便于编发、制作各个平台的新闻产品。一次采集、多渠道生成、多元化发布,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只有搭上新媒体设备发展的快车,才能增强新闻采访与传播的时效性,即采即播,甚至是边采边播。2019年11月,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康辉利用 vlog(视频博客)拍摄了6段视频,一经播出就引起广泛关注,让更多受众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到台前幕后的故事。第一条vlog视频登上微博热搜,不少评论表示“第一次见中央广播电视台,原来是这样”“突然有了看新闻的欲望”“没想到自己有一天竟然会追央视的vlog”。

努力创新报道形式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单纯的文字或图片已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要将可视化的新闻表达继续下去。一方面,在采访中拍摄有价值的图片、短视频;另一方面,要运用大数据等相关技术,通过图表、视频等形式,生产出通俗易懂、传播力强的作品。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主流媒体除了消息、通讯等传统形式,还纷纷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制作便于在社交媒体上转发的新闻海报,促进了主流声音的传播。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频频推出新闻海报,其中包括疫情播报数据分析等内容,如2月19日《15连降》报道了湖北以外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增确诊病例人数15连降;《这个“交会”,让人欣喜!冲啊,小蓝线!》报道了2月18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首次超过新增确诊病例;《3位数!》报道了武汉、湖北、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增确诊病例均降至3位数;以及《她们摘下口罩的样子,让人心疼……》《致敬!火神山医院建设者》《脸》等,这些新闻海报设计并不复杂,却凭借大幅的图片、更突出的细节,给人带来的冲击感更加强烈。

加强舆论引导守好舆论阵地

  媒体融合的战略目标就是做大做强主流媒体,并让主流媒体牢牢占据网络舆论阵地。媒体记者在撰写稿件时,在客观真实的前提下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将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找准自身的立场,严肃认真对待每一篇稿件,为自己的稿件负责,给大众带来健康的新闻内容。

  过去,官方主流媒体垄断新闻资源,话语权掌握在官方媒体记者手中。在新媒体环境的今天,“人人皆媒体”,普通大众只要手中有智能手机,就可以将信息进行传播。在此情况下,媒体记者更要遵循职业操守和职业原则,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把牢正确的舆论导向,保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一方面及时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另一方面在报道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时满足民间舆论的信息需求。

做实做细深度报道

  互联网碎片化的阅读时代,在多元信息传播格局下,快新闻、短新闻受人欢迎。但深度报道同样不能忽视,新闻媒体应依托自身优势,为受众提供高质量的、经得起推敲的新闻报道,使新闻沟通的互动过程更加深化。

  在疫情防控期间,口罩的供应问题备受关注,文山日报社在前期已发布消息《文山首家口罩生产企业正式投产》之后,3月20日,记者又采写发布了深度报道《0→日产口罩50万+,别样“文山速度”!》,讲述了文山2家口罩生产企业落地投产背后的故事,有深度,有故事,极大鼓舞了普通群众的“战疫”信心。短消息快速发布与推出深度报道,形成了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效果。“这就是速度,人民需要什么就做什么。”“感谢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生产。”“厉害了!”……评论区网友互动热烈。

  今年4月,文山新闻网刊发《7年,因为扶贫,苦孩子“甜”了》一文,将李华龙一家7年来的生活状态作对比,记者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报道,报道了脱贫攻坚的典型成效。7年前,李华龙一家住着土坯房,低矮、破旧,12岁的李华龙与奶奶仅靠低保和养老金艰难度日,如今,他们家顺利脱贫,住上了二层楼房,奶奶满面春风,精神矍铄……李华龙一家的生活巨变,展现了脱贫攻坚的成效,这样的故事说服力较强,也深受读者欢迎。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二者之间互相学习、互相融合,这也对媒体记者提出更高要求。媒体记者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采编能力,积极转型,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郭韦)

(编辑 李霄文)

(排版 刘梅)

(审核 李正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