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杜引明:档卡户变种植大户 日子越过越火!

发布时间:2020-05-12 16:33:47   阅读 17286  

在脱贫攻坚时期,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被纳入建档立卡户后

不愿“等、靠、要”

决心用自己勤劳的双手

让一贫如洗的状况成为历史

从而步入脱贫致富的美好生活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他们其中的一位

柏林乡柏林村委会老克田村小组

杜引明

建档立卡,生活一天一天好起来!

49岁的杜引明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年轻时在外地打工,一家四口日子过得还算可以。2014年杜引明在外地打工时发生了车祸,导致内脏多处受伤。经过一段时间的医治后,伤还未痊愈的杜引明又回到工作岗位上。屋漏偏逢连夜雨,2016年杜引明因为车祸伤势未愈病情反复再次被送进了医院。为了治病杜引明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了亲戚朋友不少的外债,日子过得一天不如一天,家里的两个孩子都还在读书。

2017年,柏林乡党委政府通过走访了解到杜引明家的困难情况后,把他家纳入了建档立卡户。在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杜引明家建起了新房,发展起了养鱼产业,杜引明还被聘请为护林员,慢慢地生活有了起色。

  “我被纳入档卡户后,政府补助3万元用于建房,又扶持我养猪补助了5000元。建房子、硬化地板、建厕所这些政府都补助了钱,小孩读书也有补助,又把我聘为护林员,每年都补助了钱给我,现在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杜引明说。

不甘心,发展产业让日子越过越火!

被纳入建档立卡户后,不甘心一辈子在贫困线上挣扎的杜引明,决心用辛勤和汗水改变命运。2019年,杜引明主动找到了村党委班子,准备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柏林乡老克田村党支部书记、村小组长王仕春说:“杜引明是一个想干事、能干事的人,从他纳入档卡户以来他就找到我们问有没有什么产业发展,后来我们就引导他发展甘蔗产业这一块。”

通过柏林乡党委政府的沟通协调,杜引明流转了70多亩土地种植甘蔗,由于管理得当,当年就有了不错的收入。今年,杜引明又把种植面积扩大到了80多亩。

  杜引明说:“去年是第一年栽,栽了70多亩,到最后毛收入有20多万。今年又新增加10多亩,总共80多亩,预计今年的有30万左右的毛收入。”

通过种植甘蔗,杜引明家经济收入有了明显提升。在农忙时节,杜引明还以每天70元的工资,聘请当地不能外出务工的群众来甘蔗地里帮他干活,从而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

如今的杜引明摇身一变,从以前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为了村里的种植大户,顺利脱了贫,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对于今后的生活更是充满了希望。

  “种甘蔗以来,生活、收入各方面都一样比一样好,鱼养着收入也还差不多,下一步想发展种药材、蔬菜,带动周边的群众共同来发展,共同脱贫致富。”杜引明说。
转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勤奋努力的杜引明今年还主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并被群众选拔进了村党委班子。

王仕春说:“杜引明做事情也比较稳重,发展甘蔗产业以来他做的也比较好。我们党组织也就吸收他成为入党积极分子,他也主动的交了申请,今年又把他选拔到我们队伍班子里面来。杜引明家的家庭转变,给我们村的群众树立了很好的榜样,给我们村的党支部带动群众发展这一块增强了信心。”

  “扶贫先扶志”,这句话在杜引明的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希望困难群众都能像杜引明一样积极行动起来,树立劳动光荣、勤奋致富的荣辱观,克服“等、靠、要”的不良心态,苦干实干,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发挥自身能动性,创造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胡昌佳 张定伟)

(编辑 李正红)

(排版 罗钢)

(审核 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