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一盏灯火,一个家的故事 | 2020年文山州“最美家庭”展示

发布时间:2020-05-16 21:29:35   阅读 21898  

入夜
城市乡村的点点灯火亮起
犹如星光闪烁
每一盏灯火
就是一个家

就有一段故事

有家,我们才有归处,才不孤单
有家,我们才不畏惧,才更心安

家,对于每个人,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
文山州妇联、文山州文明办
命名表扬50户2020年
文山州“最美家庭”
他们中
有援鄂医疗队队员的家庭
有抗击疫情表现突出的家庭
有为脱贫攻坚无私奉献的家庭
还有许多在平凡中演绎着精彩的家庭

支持援鄂医疗家庭

赵艳琼家庭

妻子赵艳琼是文山市人民医院肾病学科护士长,丈夫雷军就职于文山州人民医院普外科,加上一双儿女,两个老人,组成一个和睦的六口之家。

疫情当前,没有国,哪有家?两位医务工作者勇敢站出来承担职责使命,妻子赵艳琼成为援鄂医疗队一员奔赴抗疫前线。

临行时,丈夫对妻子说:放心,家里有我,平安回来就好;公公对儿媳说:放心去,好好干,我老了,不然我也去;儿子对妈妈说:老妈,不怕,我会领好小妹;女儿则懂事的为妈妈送上送行礼物;婆婆默默地为媳妇准备行李。

疫情让这个家庭的大义、明理、教育、修养一一呈现。

罗湘芸家庭

妻子罗湘芸是广南县人民医院医务工作者,丈夫唐云川在广南县电力公司工作,他们还有一个懂事的儿子在广南县第五中学备战中考。

疫情当前,罗湘芸成为广南县首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奔赴湖北武汉战“疫”,并在武汉抗击疫情一线成为一名预备党员。“这是一份光荣,更是责任和担当!”

在武汉,想到正在读初三的儿子,她的鼻子酸酸的,可是为了战胜疫情,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她选择了责任。她以“小家”的担当谱写出“大国”的作为。

李梦杰家庭

这是一对年轻夫妻,也是一个医护家庭。妻子李梦杰是砚山县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丈夫鲁文启是砚山县中医医院内科副主任。夫妻俩志同道和,相濡以沫,一同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李梦杰响应号召支援湖北武汉。妻子前行,丈夫在乡下因封路无法送行,他借用《折桂令·春情》中的句子“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表达对妻子的支持和思念。

对于他们来说,家就是我思念着你,你也思念着我,有彼此的思念,再见面时,就是“回家”。

张丽家庭

“我是护士,救死扶伤是我的本职,在疫情面前就更不能退缩。”张丽是麻栗坡县人民医院五官科护士长,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大女儿10岁,小女儿刚1岁。

责任当前,她毅然出征,成为麻栗坡县唯一一名援鄂医疗队员。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担当和一名母亲的最美形象。她的大女儿在日记本里这样写到:“妈妈你是最美的白衣天使,你是我心中的英雄!”

柏安会家庭

柏安会是广南县中医医院护士,丈夫李文凯是董堡乡中学一名教师,家中有一双可爱的子女和一个慈祥的婆婆,是一个温馨幸福的五口之家。

丈夫平时忙于学校的工作,聚少离多的日子,照顾婆婆和子女的重担全落在妻子的肩上。但当柏安会请战援鄂,丈夫给予全力支持,他说,他能做的就是照顾好母亲和一双儿女,做妻子最坚强的后盾。

吴艾兰家庭

吴艾兰是丘北县中医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平时因为工作忙,家里大部分家务都被丈夫何虎包揽。她成为一名文山援鄂医疗队队员出征后,又是丈夫何虎照顾家中两个七八十岁的老人和一双儿子。

“你安心驰援武汉,家里有我。”

黄录相家庭

“妈妈,你走吧,注意安全,安心地过去,平安地归来。”西畴县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士长、文山援鄂医疗队员黄录相用自己的行动告诉9岁的儿子,这就是妈妈的选择。

王文丹家庭

王文丹是丘北县人民医院一位年轻护士,也是文山援鄂医疗队员。
疫情期间,全家人全部投入抗疫一线:她驰援武汉,丈夫坚守在丘北县人民医院检验一线,父亲坚守在高速路路口做车辆登记与体温检测。一家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舍小家顾大家”的中华美德。

李雯家庭

李雯是丘北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丈夫王伟是丘北县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夫妻两人积极响应,丝毫没有犹豫,主动写下请战书,报名加入援鄂医疗队伍。最后,妻子如愿成为援鄂医疗队员奔向疫情主战场、最前沿!丈夫留守家庭照顾女儿和两个老人。

周琼兰家庭

周琼兰夫妇是砚山县人民医院双职工,妻子是护理人员,丈夫是120驾驶员。

为了全心投入抗疫工作,夫妻俩将高龄老母送到老家让兄弟姐妹照顾,并安排好女儿的生活,之后夫妻俩共同奋战在抗疫一线。周琼兰请战成为援鄂医疗队员赶赴湖北支援,展现出一名医务人员和党员的担当和作为。



奉献疫情防控家庭

张厚勇家庭

一家五口除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外,两人是警察,两人是医护人员,面对疫情他们选择坚守岗位,共克时艰。
他们是公安民警和医护人员组成的“蓝白天团”:爸爸张厚勇——西畴县公安局警务督察大队四级高级警长;妈妈侬天盈——西畴县第一人民医院防保科护士;女儿张婷雯——西畴县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护士;女婿曹玉帆——西畴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警务技术四级主管。

刘云洁家庭

疫情面前,马关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刘基蒙医师与感染科护士刘云洁这对小夫妻抛开新婚的甜蜜,共同战“疫”:她坚守在发热门诊,他在隔离病区工作不能与外界接触。

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90后的担当。

黄树平家庭

黄树平是富宁县洞波乡那达村委会毛龙村小组组长,全家共6口人,家庭和睦,父慈子孝。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一家三代人齐上疫情防控战线,以身作则诠释家与国的大爱情怀。

潘华美家庭

潘华美是文山市开化街道一名工作人员,平时工作忙碌无暇顾及家庭的她,在过年前准备了很多年货,想在春节期间和在派出所工作的丈夫龙贵文、在社区工作的儿子龙秋霖一家三口开开心心过个团圆年。

可是防疫战突然打响,潘华美和丈夫、儿子纷纷回到各自战场站岗坚守。普通家庭都待在家里闭不出户,但是他们的家却空无一人。

戴宇家庭

戴宇是麻栗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妻子卢应红是麻栗坡县民族中学一名音乐教师,两人有两个可爱的女儿。结婚13年来,戴宇和妻子孝亲敬老,细心照料岳父母和终身未娶的大伯,用实际行动诠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中华美德。
疫情防控战中,他主动请缨到工作难度大的董干镇、马街乡、铁厂乡协助所上人员,和同事以办公室为家,把街头作为战场,连续奋战30余天,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

朱珊珊家庭

朱珊珊是富宁县政府办工作人员,丈夫周洋是里达派出所民警,夫妻二人并肩逆行,携手战“疫”,各有“阵地”,小孩被安排到外婆家,全家“三地分居”。

疫情严峻时,每天她的中饭和晚饭都是在办公室随便应付,一直工作到深夜;丈夫在一线卡点一连20多天没回家。这个春节,他们在抗“疫”一线,诠释着家最美的模样。

赵选富家庭

赵选富是文山州森林公安局民警,妻子朱天兰是文山州医院护士。他们是人民的铠甲,更是家人的支柱。正是有他们的坚守,才构筑起2020年通往春天的温暖大道。

陆贵飞家庭

“媳妇,把口罩戴好,做好防护!”

“老公,穿厚一点,保重身体!”

陆贵飞是富宁县公安局里达派出所辅警;妻子陈启芬是里达卫生院护士。疫情防控一线,这对小夫妻每天上岗前都会通过微信互相叮嘱,互相加油鼓劲。他们是相敬如宾的夫妻,也是并肩奋战的战友。

彭华家庭

彭华和吴云河同在文山监狱工作。结婚20余年,他们相互帮助、相濡以沫、和谐恩爱、相敬如宾,老人颐养天年,儿子健康成长,一家人其乐融融。

连续60余天,彭华和吴云河一起相互鼓励,为抗击疫情倾力付出。

尚伟家庭

2006年,尚伟大学毕业入伍武警云南边防总队,2008年韩英大学毕业后放弃东北老家优越的工作条件和薪资待遇,来到尚伟服役的西南边陲,为了当初那句“为了你和你的事业,我会一直追随你”的承诺。

婚后,尚伟长期在麻栗坡边防一线基层工作,两三个月才回家一趟,每次回家都是聚少离多。两人用点点滴滴诠释家与爱的真谛。

助力脱贫攻坚家庭

张芳家庭

麻栗坡县下金厂乡仓房村党总支专职副书记、大学生村官张芳的家庭是一个平凡幸福的4口之家。在这个家中,各个成员都注意扮演好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真正做到了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尊老爱幼,让左邻右舍羡慕不已。

张贵相家庭

他们有一个自幼患病的女儿;妻子张贵相曾在带女儿就医过程中发生车祸,医生说可能会瘫痪;他们种植草莓一次次失败,但一家人不等不靠,自立自强,从人生逆境中闯出一条创业之路。
防控期间,西畴县新马街乡坪坝行政村龙潭坡村小组村民张贵相一家人共计捐赠新鲜草莓63筐190余斤价值7600余元。一颗颗草莓承载的是满满爱心,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支持“疫”线。

陈开丽家庭

砚山县阿猛镇石板房村的陈开丽夫妇牵手相伴二十个春夏秋冬,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一同克服事业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夫妻俩从没因生活琐事红过脸、吵过嘴。

他们用真诚、善良和孝心换来了家庭的美满、幸福,成了石板房村远近知名的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

周天艳家庭

“国是家,家乡是家,家也是家!”这是周天艳,一个56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女主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因为这一个“家”,她从一个伤痕累累的弱女子,变成一个带领60户农户225人一起发展的女致富带头人;也因为她,麻栗坡县大坪镇瓦渣行政村董菲村小组在脱贫攻坚中走上了产业之路,曾经靠山吃山的老百姓懂得了什么才是安全的、稳定的、合法的发展之路,懂得了什么才叫“谋发展”。她是新时代巾帼女能手,她把“家”变得更温暖,她让“家”的涵义更具体!

罗锋家庭

文山州委宣传部干部罗锋2017年7月被抽调到文山州脱贫攻坚指挥部工作以来,经常周末加班加点干工作。

2018年国庆节,当大家都在考虑选哪个景点游玩时,罗锋想是否可以带家人去扶贫点“旅游”,让家人了解他的工作,感受国家扶贫工作的艰辛和伟大。

计划定了,他自驾车带着一家人前往中越边境的挂联户家。这一趟下来儿子说:“这才是国庆假期该体验的,这次走基层让我们家属也了解了脱贫攻坚工作,看到了脱贫攻坚的艰辛和不易,也很有成就感。”

潘向明家庭

在西畴县兴街镇牛塘子村,说起村委会总支书记兼主任潘向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牛糖子的群众都会竖起大拇指,称他是“好支书”“好村官”。

再说起他的家庭,村民都会说,正是潘向明有一个贤惠的好妻子,支持他在村上的工作,多年来,实实在在为民办事,深得群众的信任,受到群众的盛赞。

王春峰家庭

文山日报社派出4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到广南县工作,王春峰担任第一书记。就在驻村文件下达时,王春峰感到身体异常,到医院检查发现血管里有一颗肉瘤。权衡利弊之后,王春峰选择保守治疗,提着大包小包的中药,拎着药罐子,赶赴九克村上任。

王春峰的到来,宛如一股“春风”,在他的带领下,2019年九克村顺利脱贫出列!

这成绩的背后,是王春峰一家人背后默默地付出,是他贤惠的妻子把家庭照料得井井有条,是他懂事的孩子不给家里添乱,还帮忙照顾爷爷奶奶,更是他年迈的父母给予他全力的支持,为国家尽一份力也是孝敬父母最好的方式。

张朝凤家庭

张朝凤是中共文山州委统战部下派西畴县法斗乡小湾村委会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在家人的支持下,她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把年幼的2个孩子交给婆婆照管,家中大小事交给丈夫负责,带领大家脚踏实地扎实工作。

李玉军家庭

李玉军,文山学院人文学院一位普通教师,妻子陈坤娥是文山学院图书馆工作人员,女儿如今五岁。

2018年春节前夕,单位组织部门突然打来电话,让李玉军年后驻村扶贫。从2018年2月底开始,陈坤娥边上班边照顾孩子,李玉军驻村开展扶贫。

两年后的现在,眼看精准扶贫工作进入冲刺决胜阶段,驻村工作队员不作轮换,丈夫的归期变成遥遥无期。但夫妻俩没抱怨,依然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黎晶家庭

2017年,黎晶从文山军分区转业到文山州生态环境局。2018年初,接到赴砚山县平远镇洪福村驻村扶贫的任务。此时,黎晶的小儿子才几个月大,患有慢性病的母亲常年住院,家庭负担很重。
为让丈夫安心驻村扶贫,妻子李韦仙辞去工作,回家照顾多病的婆婆和年幼的孩子。“我是党员、转业干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不能因为家事耽误脱贫攻坚的大事!”
为分担妻子的担子,与妻子商量后,黎晶决定带着刚满3岁的大儿子黎俊源一起下乡。2018年3月5日,黎晶将黎俊源从城里的幼儿园转学到扶贫点附近的平远镇华侨农场幼儿园,同自己一起开始了驻村生活。村民开玩笑说,村里来了个最小的扶贫队员!



孝老爱亲、家风家教、爱岗敬业、热心公益家庭

李品赛家庭

文山州财政局社会保障科科长李品赛和文山州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杨荣跃夫妇是再婚重组家庭,他们夫妻恩爱、妻贤子孝,一家人相敬相亲以爱和行动书写超越血缘的浓浓亲情。

程晨家庭

2017年,文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科负责人程晨初为人母即被诊断出乳腺癌Ⅲ期。

在寻求治疗的同时,程晨依然坚持工作、笑对生活。她坚强面对的背后,是丈夫朱帝丞的不断鼓励和细心照料。这个年轻的家庭在灾难面前经受住了考验,体现出平凡家庭中不平凡的美。

赵蕊家庭

文山州公安局交警支队赵蕊的家庭四世同堂、母慈子孝。父亲教导她做人要尊老爱幼、宽容谦让、邻里和睦、热心助人,这样的家风就像一颗种子,在赵蕊的心里生根发芽,也融入到每一位家庭成员的血脉中。

牵手相伴8个春秋,赵蕊与丈夫唐俊相濡以沫、风雨同舟,用行动诠释着文明、和谐、幸福家庭的深刻内涵。

李万辉家庭

文山州纪委监委宣传部网络舆情科科长李万辉和妻子结婚20多年来,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并在家庭营造文化传承、书香传家的浓厚氛围。

苟于明家庭

文山州气象局计划财务科科长苟于明的家庭尊老爱幼、默默奉献。她和家人重视对孩子思想道德品质和学习自觉性的培养女儿品学兼优,目前作为复旦大学在读博士生被国家公派到美国加州大学做访问学者。

冯夷霞家庭

文山州高级技工学校的冯夷霞家庭是一个和谐温暖、夫妻恩爱、尊老爱幼的5口之家。作为同事,夫妻俩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生活中互敬互爱、和谐持家,家中两位老人乐于公益事业,经常关心、帮助他人。

陶树权家庭

文山州人大常委会信息中心干部陶树权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对事业和家庭的热爱。

2019年7月,他主动申请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贡献力量;妻子杨开英在家照顾女儿和侄子共4个孩子;父亲陶文学虽病痛缠身,仍然坚持外出打工补贴家用。

邵小燕家庭

近30个春秋里,文山州教育体育局的邵小燕夫妻俩互相扶持,在各自岗位上迎难而上。

为了妻子,丈夫选择零起点干教育,实现教育事业生涯的蜕变和递进。妻子面临转岗,丈夫陪伴共同研习,学习提升,使妻子脱颖而出,完成财务人员向一线教师的转型。夫妻俩“干一行爱一行”,虽经多次岗位变动、身份转型,都敬业奉献,获誉颇多。

何连江家庭

2018年3月,在小儿子一岁五个月时,文山州图书馆的何连江开始驻村扶贫。

2019年初,何连江的母亲突发眩晕症晕倒,导致尾椎骨骨裂。为让何连江安心工作,妻子隐瞒婆婆病情,一个人在病床前尽心伺候。

农文辉家庭

2018年,富宁县第四小学教师农文辉的爱人黄凤珍检查出患肺癌晚期。从中医到西医,从百色到广州,他带着妻子四处求医。农文辉说,因为经历了这样的生死考验,他们一家更懂得珍惜身边的亲人,珍惜每一天的美好时光。

罗进香家庭

罗进香是砚山县平远镇回龙社区妇联主席以及平远薪企鼎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人。合作社2018年3月成立以来,共吸纳当地妇女12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6户)成为社员,带动社员们栽种沃柑、顶红桃、人工菌,直接帮助60名贫困妇女解决就业问题,辐射带动128人增收致富。

在罗进香干事业的背后则是一个默默支持她的五口之家,丈夫、儿子和年迈的公公婆婆一直用朴实和宽容守护着最真实的幸福。

李保飞家庭

借着扶贫的这股东风,马关县古林箐乡普元行政村磨岗村小组李保飞和丈夫从发展产业入手,把土地全部利用起来,种植香蕉30亩。

夫妻俩风里来、雨里去,通过两年的努力,实现了家庭人均纯收入5138元,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自己脱贫后,李保飞当选磨岗村小组长,带领全村人筹集资金修路,改善村里基础设施条件,助力脱贫攻坚。

兰仙家庭

兰仙和权自荣是马关县夹寒箐镇么龙村一对夫妇,是邻里羡慕的模范家庭。兰仙是么龙村党总支书记,多年来,她一直奔波为群众排忧解难,很少有时间陪伴家人,但他们一家深知这一切都是为群众服务,非常支持她的工作。为此,丈夫扛起照顾老人、孩子日常生活的担子,让兰仙无后顾之忧,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周祥家庭

周祥和妻子都曾是昆明市禄劝县则黑中学老师,为了照顾老人,周祥和妻子来到马关工作,周祥成为马关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民警。

从警5年多以来,周祥放弃了一个个可以回家多陪陪家人的机会,没有休过一次公休假,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因为工作繁忙,再加上老人身体不好,夫妻忍痛将3个月大的儿子送往江西老家,女儿虽然留在身边,但也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更多的是思想教育、习惯养成。

杨秋家庭

文山市市委组织部的杨秋夫妻结婚多年来,家庭和睦,孝老敬亲,志同道合,爱岗敬业家庭生活中他们一家总能以礼相待、以诚相待,遇到问题时用理智的态度沟通。

季鸿霖家庭

一次进村开展入户调查时,丘北县农村经营管理站站长季鸿霖了解到一个女孩无人照管,年满8岁的她仍未入学。季鸿霖和家人商量,并和女孩及监护人沟通后,收养了小女孩,取名“候露希”。小露希来到季鸿霖家中,在季鸿霖和妻子的悉心照料下,很快适应了新生活。

王俊家庭

丘北县纪委常委、县监委委员、办公室主任王俊的父母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他们坚信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家庭的状况,全力供孩子读书。

王俊和爱人工作繁忙,老人教导他们认认真真做事的同时,把家庭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

王佳家庭

王佳是广南县消防救援大队助理工程师,妻子黄建薇是广南县者兔乡初级中学教师,两人和睦恩爱,相互支持。

入伍16年来,王佳参加灭火救援任务1400多次,救援被困群众100余人,荣获个人三等功一次。妻子携老扶幼,挑起了家庭重担,给工作忙碌的丈夫一个温馨的家。

杨琼家庭

广南县委党校教师杨琼的家庭是一个平凡温暖的四口之家,他们一家用生活、工作中那些平凡事、点滴情,赢得邻里同事的称赞。只要提到他们一家,无论是同事还是邻居无不交口称赞。

黎英家庭

黎英夫妻二人均是广南县第三中学校教师,他们扎根农村、默默耕耘、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已经在农村教育战线上工作了十余年。夫妻俩用心工作的同时,孝敬老人、关爱孩子,家庭和谐、邻里和睦,他们用言传身教培养着下一代,儿子在父母的影响下品行端正、成绩优异。


(记者 梁丹 徐仕桓 陈慧整理)

(编辑 李正红)

(审核 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