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州:盘活“农村实用人才” 助推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20-05-18 09:20:42 阅读 7280
俗话说:“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人才是第一资源
也是咱文山州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实力量!
文网讯 近年来,文山州围绕服务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大局,努力盘活人才资源,通过党政人才"领"、出台政策"推"、搭建平台"引"、依托基地"育"等措施,推动各类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助力脱贫攻坚。截至目前,全州共培育农村实用人才8.33万名,开展技能培训7.2万人次,培育认定高素质农民6682人,为文山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夯实农村人才基础。
这样的成果是怎么取得的呢?
还得从"领推引育"说起……
全州各级领导干部聚焦脱贫攻坚"责任田",既"挂帅"又"出征",以上率下、苦干实干,引领1.8万余名党政人才将工作重心下沉到村组和产业一线,吹响"集结号",并依托3325名驻村工作队员,组成819支脱贫攻坚先锋队,定点包村、攻坚拔寨,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发挥"领头雁"效应,引领推动各类人才向基层一线聚智献力。
制定出台"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推行执业医师到基层定点服务、优化基层人才职称评审"等26条鼓励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措施,深化人才扶贫行动"十个一批"举措,持续落实《文山州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暂行办法(试行)》等政策,先后选派91名科技特派员、70名"三区"科技人才和237名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定点服务;交流轮岗2005名教师到基层一线开展教学工作;组建36支医疗小分队,分赴乡村开展义诊活动40余场次,带动培训乡村卫生人才5500余人(次)。同时,做细做实人才流动、使用、激励和服务工作,用良好的机制和宽松的环境,让人才在基层安心工作、高效服务。
依托三七、辣椒、水稻、木本油料等特色产业资源,在脱贫攻坚及产业一线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成功引进邹学校、刘国道等46名高层次人才(团队),在产业基地和科研一线,领衔组建院士专家工作站27个、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19个,广泛开展技术服务、帮带培养和产业扶持。以"乡情聚才"为载体,积极搭建返乡创业平台,成功回引194名在外文山籍优秀人才回乡创办经济实体102个,拉动投资12.6亿元,带动培养4330名"技术能手",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聚焦农业产业"六个100工程",大力实施"万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以建成的110个示范园区及16个技能人才实训基地为核心,举办形式多样的"流动课堂",为各类实用人才"充电蓄能",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打造了一支留得住、扎下根的"永久牌"本土人才队伍。
(盘得胜、蒙海尚)
(编辑 刘梅)
(排版 曾炜)
(审核 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