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十好十养” 看看咱文山旅游“底气”
发布时间:2020-05-19 09:14:27 阅读 15818
“十好十养”的美丽文山大有可为
2019年11月15日,我州在昆明举行的旅游业招商引资推介会,首次以“区位好、交通好、气候好、环境好、风光好、物产好、饮食好、文化好、民风好、精神好”和“养胃、养肺、养眼、养病、养老、养小、养身、养心、养气、养人”的“十好十养”向外界宣传文山、推介文山。
为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加快以康养为特色的旅游业发展,从今日起,本报推出“讲好文山“十好十养”故事 打造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专栏,全方位、多维度展示我州旅游文化丰富资源,以及加快以康养为特色的旅游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亮点。敬请读者关注。
省委书记陈豪曾为文山旅游业的发展“问诊把脉”。2016年5月,陈豪到文山州调研时,对文山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要瞄准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目标,把文山打造成为云南旅游文化产业的新高地,把普者黑、坝美打造成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和云南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三个定位要求和目标。
为了漂亮地完成这份“作业”,交出一份高质量的答卷,近年来,州委、州政府把全州3万多平方公里国土作为一个全域生态、全域文化、全域旅游、全域康养的“大公园”来整体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快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旅游业从封闭的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
2019年11月15日,在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上,州委书记童志云以“区位好、交通好、气候好、环境好、风光好、物产好、饮食好、文化好、民风好、精神好”的“十好”来“推销”文山,并用“十养”向与会的国际友人、企业家和媒体记者发出了邀请。他说,可以“用文山美食养胃、用文山的清新空气养肺、用文山风光和少数民族美女帅哥养眼、用文山以三七为代表的道地中药材养病、用文山舒适的气候养老、用文山优质的教育条件养小孩、用文山齐全的健身锻炼设备养身、用文山舒缓的生活节奏养心、用‘老山精神’‘西畴精神’的精气神养气,用文山优质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养人”。“文山州将成为一个让大家去得了、停得下、留得住、不想走、还想来的地方。”
“十好十养”生动概括了文山美好的发展前景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文山发展康养旅游的独特之处。
“打算在文山长居了,我把哥哥、弟弟和老人都接来了。”北方人阿宇,现在文山经营一家美发店,他说自从来到文山后就爱上了这里。“空气好,自然环境好,宜居宜养。”这是很多外地人选择在文山定居时的心里话。
“当你去到老君山、香坪山,那里清新的空气,会立刻让你感觉神清气爽、身心舒泰,那样的空气就是最适合人类呼吸的‘宝贝’!”州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汪玲,一个见多识广的“旅游人”,不论怎么比,还是觉得家乡最美。
“我们文山有悠久的历史,有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有最具温度和现实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独特的地方风味美食和以三七为代表的食疗食材,有那么大水域的喀斯特地貌景区普者黑……可以说我们文山有最优质的旅游资源。”说起文山旅游,汪玲如数家珍,信心满满。
是呀,文山有无尽的蓝天、碧水,有田、园、湖、峰、洞、瀑,有深箐大河、高山云海、奇花异草,有历史的遗产,有民族的风情,有健康写意的生活,这些都是现代人最向往的物质与精神完美结合的生活追求,是最打动人和吸引人的财富。
“区位好、交通好、气候好、环境好、风光好、物产好、饮食好、文化好、民风好、精神好”和“养胃、养肺、养眼、养病、养老、养小、养身、养心、养气、养人”的“十好十养”,是这些年文山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最直观的一个缩影,也是文山发展旅游产业的底气体现。它有力地向人们描述了一幅山美、水美、人美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画卷,其书写的,是文山州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所反映的,是旅游产业对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山中有宝,必放异彩。自1992年成立州旅游局开始,我州旅游业开启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创业和探索之路,从全州只有一两个有点名气的景区,到如今,各县(市)均已打造出富有特色的文旅品牌:“三七之都、魅力文山”“滇桂走廊、福地七乡”“世界喀斯特·中国普者黑”“探秘句町古国、寻梦世外桃源”“柔情富宁、休闲壮乡”“北回西畴·太阳故乡”“英雄老山圣地、中国祖母绿都”“云上秘境、边城马关”。
2019年,对文山州旅游业来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机构改革顺利推进。文旅融合,促进旅游提质升级,提升吸引力,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和旅游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州确定以“把文山打造成为云南旅游文化产业的新高地、新亮点,把普者黑、坝美打造成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和云南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为目标,坚持以项目为核心、以“旅游革命”为抓手、以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为保障,全力推进旅游业发展。2019年,全州各项旅游经济指标增长迅速,行业发展健康稳定。
——全年接待旅游者3860.2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26.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和33.33%,超额完成了全州接待36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85亿元的目标任务;
——推进50个旅游文化项目,完成投资43.2亿元,超额完成省下达我州年度旅游投资40亿元的任务,重点推进普者黑5A级景区创建、普者黑水乡小镇、云上水乡、西洋江大峡谷、富宁架街天湖壮景、句町王城等项目;
——着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重大产品与品牌建设、旅游新业态开发、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出台了《文山州2019年度实施以康养为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行动方案》《文山州旅游文化产业全产业链发展规划2018-2025》等政策措施,推动了旅游文化全产业链健康发展;
——加快国家级旅游景区建设,国家级旅游景区由原来的4家增加到16家;普者黑景区通过了文化和旅游部组织的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专家评审,英雄老山圣地、中澳生态园、州博物馆、马洒民族文化特色旅游村等12个景区被评定为国家3A、2A级旅游景区;加强旅游业招商引资工作,共签约5个项目,签约资金达31.9亿元。
2020年,我州将以康养旅游为核心,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面提升为重点,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
一抓旅游经济指标提升。努力实现2020年接待旅游者4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80亿元的目标任务。二抓项目建设。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厕、康养八要素抓好项目建设,2020年将创建10个国家级旅游景区,按照我州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狠抓落实,预计旅游文化项目完成投资51亿元。三抓市场营销。抓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营销,积极举办旅游推介会,举行文艺展演、非遗文化展示、广告宣传,拓展国内外客源市场。四抓任务清单。重点围绕“旅游革命”九大工程、“文化建设”九大行动,打造文山州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完善任务清单。五抓省“旅游革命”评价工作。按照省“旅游革命”工作及评价奖励办法,抓好评价指标的落实,努力实现明年我州“旅游革命”评价结果在省内排名前5名。
今后,我州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的旅游产业发展要求,做新喀斯特山水田园、做活“老山精神”和“西畴精神”、做大砚山果蔬、做深文山三七康养,突出喀斯特山水康养和红色体验旅游主题,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突破口,推进旅游产品供给侧改革,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大力增加高品质的旅游产业要素,制定优质旅游服务标准体系,为将文山州建成喀斯特山水康养旅游目的地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后花园”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 郭玲)
(编辑 刘梅)
(排版 曾炜)
(审核 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