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老兵回家乡修路捡垃圾,知道真相的人眼泪掉下来
发布时间:2020-05-26 10:47:48 阅读 27741
说起老兵,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总觉得他们身上全是“金光闪闪”的光环,可是在砚山县有一位老兵,退休以后回到了家乡,干起了修路、捡垃圾的活计。是生活窘迫?还是另有原因呢?我们一起去看看他的故事。
日前,记者走进砚山县维摩乡田坝心村,在一个“禁止倒垃圾”的公告牌边上,见到了故事的主人公---卢忠辉。今年70岁的他,身形高大、眉目分明,戴着老旧的草帽,身穿绿色的衣服,正在忙着捡拾路边的垃圾。


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卢忠辉修路捡垃圾,并非生活窘迫,而是自发的义务劳动。他说,三年时间没回老家过年了,今年春节回家恰逢新冠疫情发生,在家里待了近4个月时间。看着村里乱倒垃圾的现象十分严重,卢忠辉很心痛,于是就萌生了捡垃圾的想法,并且把村里堆垃圾的地方、闲置的地方全都修上路。
从春节萌生干义务劳动,打造乡村文明的想法开始,短短三四个多月的时间,卢忠辉就召集到了四五百人一起为家乡出力,这些人里有亲戚、朋友、老同学、老乡等等。他们为这个团队起了一个特别有意义的名字---“三色五爱五老志愿者团队”。
卢忠辉介绍,“三色”就是红色、特色、彩色,红色是毛泽东时代的感恩的形式,特色就是新时代的特色老年人,彩色是维摩山清水秀和实现习总书记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五爱”就是爱党、爱国、爱人民、爱解放军、爱科学家;“五老”就是老党员、老干部、老退役军人、老科技工作者、老工农群众。


卢忠辉对公益组织倾注的心血让人听着十分动容。原来,17岁就应征入伍的他,在部队磨砺了意志和对国家的绝对忠诚。早年,他还参加过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在一线七次冒着生命危险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并且在战后多次拒绝了组织提干的机会。1998年他选择了退休,对于过去取得的成绩,卢忠辉不愿多谈,他说,每个时代都有英雄,但眼下,带领老百姓干实事才是他最想做的。
卢忠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干的。有人说他可能是一时兴起,但卢忠辉却说,当过兵的人说到就一定会做到。家乡的路,政府给修好了,人民的生活变好了,但思想意识也得跟着进步,脏路、臭路必须要改变。
田坝心村小组有条路,原来全部是堆垃圾,又脏又臭,群众从这里过都是捂着鼻子走的。卢忠辉等人把石头撬起来,挖坑把垃圾埋上,再把铺在面上,现在路已经可以走了。旁边设置了花带、绿化带,人行道,实现了车人分流。
采访中,记者看到了前来义务修路的挖机正在作业,卢忠辉说,现在很多人加入到了他们的队伍,思想转变很大,但捡路上的垃圾是第一步。接下来,他还打算流转村里闲置的土地用来打造民族风情的庄园,把传统的民间艺术传承下来。
已经70岁高龄的卢忠辉谈吐间却依然散发着年轻人一般敢想敢做的魅力,过去让人作呕的进村公路,短短几个月变美了,变好了。大家看着特别开心,而支撑着卢忠辉的除了对党的初心,更多的则是家里人对他说一不二的支持和鼓励。
卢忠辉说,古稀之年的他如今落叶归根,家乡脱贫攻坚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看到国家和政府各种好政策的出台,他很感恩,也很有信心能够继续发挥余热。

(砚山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卫姣)
(编辑 侯佑琴)
(排版 骆丽)
(审核 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