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网评】“收官之年”切忌“过关心理”
发布时间:2020-06-02 10:47:00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虽然各地采取有效措施,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并通过了第三方评估验收,但通过笔者到一些地方的调研来看,脱贫攻坚的形式主义有所抬头。归根结底,还是部分干部有了“过关心理”,觉得验收过后,胜利就在前方,时间到了,帽自然就摘了,工作推进力度减弱了,出现前紧后松现象。如若此类问题不引起重视,必将出现脱后返贫现象。
“脱贫致富快,全靠产业带”。我们已经看到,“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一马当先,占据着基础性的重要位置,真切地影响着长远致富的成败。当前,虽然顺利通过第三方评估验收顺利脱贫,但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仍然脆弱,收入保障问题依然是最大的短板。针对这些短板问题,要以钉钉子精神,拿出过硬措施,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扎实做好产业发展这“后半篇文章”,把贫困户“粘”在产业链上,通过走“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互利共赢模式,不断拓展贫困户脱贫增收的产业空间,让贫困户、村集体和企业共同受益,蹚出一条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特色产业竞争力强、贫困农户可持续增收的产业脱贫道路,为之后的乡村振兴打牢基础、铺好路。只有让贫困户尝到甜头、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才能坚定他们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激发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巩固脱贫成效任重道远,仍需久久为功。只有做到收尾不收工,持续增强工作跟踪力度,增强贫困户发展后劲,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盘得胜)
(编辑 侯佑琴)
(排版 郭韦)
(审核 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