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一场只为她举行的入队仪式,一个特别的“六一”

发布时间:2020-06-02 17:43:07   阅读 8298  

一个特别的“六一”

一场只为她而举行的入队仪式

其间的故事让人泪目……

六一儿童节,本是老师带着孩子们热热闹闹聚在学校共同欢庆的日子,但是西畴县蚌谷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几位老师却来到了熊家梁子村,为13岁的患病少女举行了特殊的少先队员入队仪式,与她欢度六一。

特殊的入队仪式只为她

带着少先队旗,老师们来到了张永娜的家,这个看上去个头很矮、身形仍像五六岁孩童的就是张永娜。把少先队旗贴在墙上,老师为张永娜系上红领巾,入队仪式就开始了,面向队旗,举起右手,张永娜跟着老师庄严地宣誓,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少先队员。

“我们给张永娜同学举行一个特殊的入队仪式,因为之前她没有成为少先队员,顺便祝她节日快乐。”西畴县蚌谷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总务主任赵凯祝说。

为什么张永娜的入队仪式是在家举行呢?记者了解到,今年13岁的她,由于身患骨肿瘤和尿崩症等疾病,身体没法像正常同龄人一样生长,耳朵听不见,也不能正常沟通说话,只能作为蚌谷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的随班就读生,因此,学校老师们便每个星期都为她送教上门。

“因为她比较特殊,晚上的时候可能随时都会发病,我们每个星期都要安排五年级的老师对这个小朋友进行送教上门,简单来说,教她学习一下怎么写名字,学习简单的算术、画一下画,放一些歌给她听一下,教她跳一会舞,就这样来对她进行教学。”赵凯祝说。

看到老师们和妹妹准备回学校去,张永娜依依不舍地挥手告别,期待与老师们下一次见面。

一个父亲3个女儿

张永娜家共有4口人,一个父亲3个女儿分别来自4个家庭,在读大二的姐姐是张家友二哥的女儿,在2004年时来到了张家友家,张永娜和妹妹张永蕊是父亲张家友在2007年和2011年分别领养的,因为家庭贫穷,妻子于2014与张家友离了婚。张家友在多年前因为外出务工,导致腿部残疾,后来领养的张永娜又患重病,连续辗转文山、昆明诊治,四口之家一直生活得特别艰辛。

2018年,因病致贫,张家友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县乡村各级帮扶下,他贷款发展起了养殖业,如今家里养着两头牛和两头猪以及一些小鸡。由于家庭贫困,张家友被纳入低保保障,每月共961元的低保金。为了挣到更多收入来改善家庭,张家友平时还就近打些零工,但每月要准备大女儿的生活费和二女儿的医药费以及其他生活开支,张家友仍然压力巨大。

困难阻挡不了医好她的决心

2010年至今,张永娜一直靠药物控制病情,但病发时的她,只能忍受巨大的疼痛,9岁的妹妹张永蕊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疼的时候她会抱着头,晚上她会叫了起来,拿着手抱在头上,抱了还要让爸爸拿点药给她吃,吃好了然后才睡觉。我只希望姐姐能把头治好,能恢复得很健康,也能好好地学习。”

多年来,医治好张永娜的病一直是张家友心里最迫切的愿望,虽然经济不宽裕,但张家友从未放弃过对张永娜的治疗,他也希望能有更多的爱心人士,来帮助他们家一起渡过这个难关:“家里面本来也特别困难,我想借点钱,只要能够治得好她的病,我都带她去医好,让她健康地成长。”

记者结束采访时,正是张家友和二女儿张永娜的午饭时间,张永娜懂事地拿着抹布把桌子抹了一遍又一遍,一锅白饭、一碗酸菜辣子汤,就是父女俩的饭菜……

爱心桥:

如果您愿意为这个家庭带去一些关心提供帮助,请联系张家友15906978435,银行卡号:6223690143798219。目前记者也联系了西畴县第一人民医院,张永娜后续将如何诊治,我们会持续关注。

(西畴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赵娅 侯应仙 杨德春 冯浩)

(编辑 刘梅)

(排版 郭韦)

(审核 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