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扶贫故事丨苦楝子+砂仁 那古博村的“致富经”

发布时间:2020-06-10 11:27:46   阅读 36856  

"别看他们穿的土,砂仁种了几十亩;别看他们穿的差,每年收入用筐拉。”

几句简短质朴的歌谣,唱出了马关县八寨镇那古博村的脱贫故事……

  穿梭在马关县的村村寨寨,满眼都是青山绿水、高楼庭院,再也不见以往的贫穷与破败。山坡上,香蕉、草果、百香草等经济林果点缀其间,好一幅殷实的乡村幸福画卷。

短短时间,拔除穷根,摘掉穷帽,生活像魔术般发生逆转。听闻八寨镇那古博村曾经是全镇最穷的村子,现在百万富翁最多!登时激起记者的好奇,6月4日,记者前往那古博村,去那里一探究竟。

告别穷日子,姑娘愿嫁进来了!

那古博村地属热区,林木资源丰富,连绵起伏的山上全是高大的苦楝子树,树下长满一丛丛叶子酷似黄姜一样的植物,延伸至满山满坡。“这是中药材砂仁,是这里村民的宝贝。”随行人员介绍道。看到有村民在其间忙碌,记者立即下车和他们聊起来。真是无巧不成书,记者见到的村民何云华正是村里的百万富翁之一。谁能想到他曾经是个贫苦户!

“唉,以前过得那真不叫日子,比苦楝子可苦多了,那时每天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饱饭。”说起以前,54岁的何云华笑着连连摆手。何云华告诉记者,这里耕地都是高山坡地,广种薄收,靠天吃饭,一年累死累活也没啥收成,粮食根本不够吃,更别说养殖家禽家畜了。加上道路不通、山高路远,运输全靠人背马驮,年人均收入才几百元,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房子破烂,家徒四壁,因为太穷,别村的姑娘根本不愿意嫁进来,村里的小伙子找媳妇都困难。

“如今不一样喽,家家是楼房,人人都有钱,村里的男青年吃香得很,其他村寨的姑娘们都愿意嫁过来。”何云华乐呵呵地说。

“现在政策好,找到致富路,家家户户都有了个‘聚宝盆’,这些砂仁全是金疙瘩啊,平均年收入几十万元。”联想到村里的今昔巨变,村民们都是感概万分。




砂仁变成“金蛋蛋”,日子比蜜甜

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这几年,那古博村坚持“一村一品”产业扶贫思路,积极探索“支部+企业+种植大户+农户”的发展模式,带领全村群众进行苦楝子树与砂仁科学套种,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穷日子过怕了,我们就用脑子换思路,用双手去创幸福,老思想老做法不得吃了。现在有了好政策好产业,大家都在争先恐后搞发展,幸福生活就是这样干出来的!”一见到记者,那古博村村支书项有兵快人快语。

那古博村有556户2113人,大部分都是贫困户。如何带领大家脱贫致富,这是项有兵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他想到了养殖或者种植其他农作物,最后都行不通。2008年,他发现山上苦楝子树下长有砂仁,便尝试着种了3亩,当年砂仁的价格是每公斤20多元,三亩砂仁卖了一万块钱。这让项有兵激动坏了,这可比种粮食划算多了。他算了一下,如果种玉米,三亩地种100年都卖不到一万块钱。尝到甜头的项有兵开始动员村民一起种砂仁。项有兵也开始慢慢扩大面积,而砂仁行情也越来越好,价格越来越高。他微笑着和记者列了一笔流水账:2014年他发展种植20亩,当年砂仁价格高达80元每公斤,当年收入60多万元;2015年行情平稳,60多万元再次收入囊中。之后,项有兵扩大到60亩,虽然砂仁价格下降,但收入仍然不菲,赚了个盆满钵溢。

和项有兵一起种植砂仁富起来的村民中就有何云华。“说一千道一万,想过好日子就要大胆努力干。”何云华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干的。2014年,何云华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尝试种了5亩,当年收入6万多元。拿到这笔钱时,何云华的手都是颤抖的。2015年,他又通过政府贴息贷款贷了5万元钱,发展到10亩,当年收入30多万元;2016年增加到20亩,收入直线上升,当年收入60多万元,现在已经发展到60多亩,收入相当可观。

“砂仁不需要过多打理,省心、来钱快。只要砂仁成熟,客商们全都扎堆来收。山路边全是人,农户摆出长摊,客商来挑选,拿着编织袋去山上转一圈,摘出来立马换成钱,不需要你到处去销售,在地头就收钱。有些客商怕买不到,干脆自己钻进山里摘。”何云华乐呵呵地说。“做梦都没想过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以前最大希望就是能吃饱,偶尔吃点肉,出行有辆摩托车,就很满足了。年入百万元,那简直就是说昏话,现在真的实现了,还感觉像梦一样,多亏了好领导带头、好政策支撑。”如今,何云华家的破房子已经变成了两层大楼房。他说,2016年建房花了30多万元,还买了一辆汽车、两辆摩托车。

深度贫困村到致富模范村的完美“蜕变”

苦楝子树长得很快,春天发,秋天落。树干直枝子宽叶子小,可以恰到好处地把光“漏”成砂仁最喜欢的散射光,落叶小腐蚀较快,就成了砂仁的养料。这两种中药植物的科学套种,对砂仁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和滋养,能大幅增强砂仁抗病性,有效提升土地产出效率,产量可以连续几年保持较高水平,这是村民探索出的砂仁套种最搭配的“秘方”。

“为了让大家一起致富,村支书把自己培植的砂仁苗免费送给农户,只要你栽,他就免费送。当时砂仁苗卖3元一颗,他送出去的苗有上万棵,价值5万多块呢,当时有的人还不想栽,现在全部都动起来了。”旁边的村民这样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全村种植砂仁1.4万余亩,除无劳动力的及外出农户外,其余户户种植砂仁,户均种植面积达25亩。今年,全村砂仁挂果面积9000亩,预计亩产80千克,今年全村砂仁产量可达72万千克,按每千克45元计算,全村砂仁总产值可达3240万元,户均可增收58270元。 根据砂仁市场严格的等级规格,马关县所产砂仁在质量、产量等各方面都比较好。砂仁产业成了全村群众致富增收支柱产业,那古博村也从曾经的深度贫困村变成了全县有名的致富模范村。

“别看他们穿的土,砂仁种了几十亩;别看他们穿的差,每年收入用筐拉。”记者发现,这些村寨不光“一村一品”,每村都有顺口溜。这也正是村民的心里话,是他们最真实的幸福生活的写照。

夕阳西下,满山高大的苦楝子树下,砂仁已经开花结果,村民们细心呵护,等待着这一年的美好收成与光景。

sdfd

(记者 王玮 窦文金 李正红)

(编辑 刘梅)

(排版 罗钢)

(审核 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