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让”出文明,新老龙村“三尺沟”力保群众安全!

发布时间:2020-07-03 14:44:48   阅读 11237  

古有"三尺巷"

今有"三尺沟"

文山市秉烈乡新老龙村引导村民让地建排洪沟的事迹

值得一个大大的赞!

文网讯 在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在京城任秘书院大学士时曾在收到家人来信反映邻里土地纠纷,随后他写家书劝家人让地三尺,又感动了邻居再让地三尺最终让出一条巷道。这个清代"三尺巷"故事,已然成为我国土地纠纷和解的千古美谈。今天,在文山市秉烈乡旧老龙村委会新老龙村也有一条排洪用的"三尺沟",2019年底经村组干部多次劝说、10余户农户无偿让出近一亩地支持后建成,它将帮助群众告别雨季因排洪不畅造成的"群众行路难""庄稼收成难"历史。

2018年5月27日,“三尺沟”建成前农田被沙沟洪水淹没

三尺沟位于新老龙村中心,一头接着源于村北蓄水坝一条名为"沙沟"的水沟,一头连着环村而过向南流走的小河。多年来,这条沙沟一到雨季就洪水和泥沙俱下,淹没村中部分道路和村前的大片稻田。随着泥沙不断淤积、沟床不断抬高,沙沟旁的农户为抵御洪水不得不用石块、泥沙将自家入户路和田埂不断填高,由此,沙沟到了村内便成了"断头"沟。一到雨季,"无路可走"的洪水沿着村内道路一路北上,倒流一百多米后才泻入路下方的农田;就算雨后天晴,这段路也因为排水不畅长留积水。这样,不仅造成了积水路段的"群众行路难",也让沙沟下游的200余亩良田"庄稼收成难"。

当地党委政府和村组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日夜期盼着规划建设一条沙沟延长线通到河里,以及时排走洪水,保障群众安全。2019年,经过积极向挂钩帮扶单位文山州财政局争取,一条接着"沙沟"通向河里、长500余米、宽近3尺的"三尺沟"规划完成,并规划建设涵管铺设、路面填方与硬化等附属设施。可沙沟建设需要占用10余户农户土地,动员涉及农户让地支持又成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一些群众对自家有限的土地被无偿占用难以接受。负责动员的村组干部、工作队员尽管没少"挨骂",仍然继续耐心劝说,多番进村入户、召集群众会、动员本村党员干部及涉及农户亲戚朋友劝说。好不容易争取到了所有涉及农户的同意,可开挖那天又有一位老太出来"大骂"和阻拦……原来,她是不满于排洪沟从自家稻田正中央穿过,"我家这块田本来就不大,还要分成左一小遛右一小遛的,以后还咋个种?"负责维护现场秩序的乡派出所工作人员、综治专干协同乡村组干部一道再度耐心劝说,并同意将沟面开挖路线往旁边偏了一点,终于换来了老太的同意。

2020年3月14日,已竣工的“三尺沟”

如今,淹水路段道路硬化有序推进、路基铺筑已完成,昔日的一片汪洋将马上变成干爽宽敞的水泥路面。过往的行人不禁纷纷感叹:"开车骑车不怕熄火了,走路也不用再卷裤脚了,晚上不带电筒也可以放心通过了!"曾经阻拦项目建设的老太也不禁笑称:"政策需要,我们不支持不行。之前觉得为了这条沟我树也砍了地也同意让了,可还有村民说我不支持,就觉得心里委屈;但乡上、村上还有工作队的干部来一次次耐心劝说,慢慢的就觉得再不让都不好意思了。其实,别人好走了,自家也好走了,虽然牺牲了一点个人利益,却成就了大家的安全,就觉得自己做得特别有意义。"

(郭朝友)

(编辑 刘梅)

(排版 张振飞)

(审核 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