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州生态扶贫工作“答卷”,请您打分!
发布时间:2020-07-15 16:54:28
2016年以来
全州共有7.84万贫困家庭、29.82万贫困人口
享受了生态补偿资金5.3亿元,户均达6761元
文网讯 7月15日,记者在文山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了解到,我州属于全国石漠化片区重点扶贫区域,8县(市)都是石漠化县,全州岩溶地貌占国土面积53.4%,石漠化面积占岩溶面积的71.1%,7453平方公里的石漠化面积亟待治理,植绿、增绿任务艰巨。同时,我州也拥有46.4%的森林覆盖率和2186.02万亩森林、3006.7万亩林地和良好的生态资源。利用生态资源实施生态扶贫是文山州脱贫攻坚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绿色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喀斯特绿洲,着力打好“三张牌”,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脱贫,利用生态资源实施生态扶贫,加速推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努力让贫困群众在生态保护中得到更多实惠。
实施生态补偿,打好群众护绿增收的“政策牌”
生态护林员是实施生态扶贫的重要抓手。我州通过将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地、就近选聘为生态护林员,参与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管护,实现了生态得保护,贫困群众得增收。目前,全州共争取生态护林员指标14223名,按人均9000元/年的补助标准,实际选聘生态护林员14573名,带动1.45万个贫困家庭、5.66万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脱贫。此外,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天然林商品林停伐补助等重点项目,让更多的贫困户参与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把贫困户选聘为护林员,从中获取收入实现脱贫,根据项目不同,年收入从5000—10000元不等,项目涉及0.37万户贫困家庭、1.47万贫困人口,获得补助资金0.5亿元。
推动生态修复,打好群众造绿增收的“生态牌”
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陡坡地生态治理、天然林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不断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修复治理力度,夯实贫困地区生态基础,着力提高贫困人口的参与度和受益水平。“十三五”以来,全州8县(市)共完成营造林278万亩,其中深度贫困县(马关、广南)两县完成营造林面积78.0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十二五”末的41.8%,增长到现在的46.4%,增长4.6%。在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过程中,明确规定退耕还林重点向贫困地区、贫困户倾斜,退耕还林优先安排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同时,积极引导林农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油茶、蒜头果、八角、核桃、花椒、杉木、旱冬瓜、苹果、桃子、李子等树种。2016以来,全州共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任务100.3万亩。项目涉及全州8县(市)、96个乡(镇)、723个村(居)委会、7.89万户退耕农户、37.14万人;覆盖贫困家庭1.99万户、8.58万人,实施退耕还林项目12.92万亩,期内补助资金1.78亿元。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口通过参与生态修复工程,就地实现劳务收入,建设绿水青山的过程变成了群众增收脱贫的过程。
发展生态产业,打好群众用绿增收的“致富牌”。
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全面依托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和造林补助项目重点扶持贫困户发展林草产业。一是以发展杉木、秃杉、旱冬瓜、西楠桦为主的速生丰产用材林;二是以发展油茶、蒜头果、核桃、花椒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三是以发展草果、八角、板栗为主的经济林果产业;四是以发展苹果、桃子、李子、猕猴桃、芒果、柑桔为主的特色水果产业;五是以发展砂仁、滇重楼、苦参为主的林下中药材产业;六是以发展森林公园、石漠化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的森林康养旅游产业。2019年未,全州实现林产业综合产值达122亿元。2016年以来,实施木本油料提质增效43万亩,打造林草生态产业扶贫亮点项目22个,涉及4.03万户贫困家庭、14.11万贫困人口。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口依“林”脱贫、依“山”致富,日子越过越“甜蜜”。
据统计,2016年以来全州累计投入林草生态扶贫资金37亿元,占全州林草总收入资金的92.5%,全州共有7.84万贫困家庭、29.82万贫困人口,享受了生态补偿资金5.3亿元,户均达6761元。生态扶贫已成为文山州各族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下一步,我州将不断完善林草生态扶贫工作措施,建立更加稳定的生态补偿机制,更加健康的林草产业体系:继续将林草资金向深度贫困地区重点倾斜,林草项目首先满足深度贫困地区需要,新增脱贫攻坚举措主要集中于深度贫困地区。继续向国家积极争取生态护林员政策,做好生态护林员的“选、管、用”工作。提高生态护林员履职能力,充分发挥好生态护林员保护森林资源和助力脱贫攻坚的“双重”作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将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倾斜安排到深度贫困地区。全力实施推进“森林文山”建设,着力打造“喀斯特绿洲”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好护绿、增绿、用绿行动,统领各项林草工作,让绿水青山成为财财源滚滚的金山银山,努力闯出一条林草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并有效促进群众增收的绿色发展新路子,谱写好乡村振兴和“中国最美丽省份”建设的文山篇章。
(文山日报社全媒体直播组)
(编辑 郭韦)
(排版 张振飞)
(审核 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