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产业扶贫,南捞乡这些“金点子”不错哦~
发布时间:2020-07-27 17:11:33
文网讯 近年来,南捞乡把坚持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全面加强组织领导、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综合保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产业有体系、发展有规模、带贫有机制、科技有支撑、增收有实效、集体有收入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南捞乡发展甘蔗10000余亩,刺梨4635.6亩、李子3040.5亩、早熟红蜜桃200余亩、红心猕猴桃640亩、林下中药材90亩、百香果200余亩。
该乡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了产业扶贫补助政策,构建形成了“乡有扶贫支柱产业,村有扶贫主导产业,户有增收致富产业”的扶贫产业体系。
通过推进产业扶贫,一批扶贫产业已成长为在全县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优势特色产业。2019年,南捞乡糖料蔗产量占全县五成以上,红心猕猴桃全县独具特色。
积极引进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推广“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经营模式,采取直接帮扶、土地流转、股份合作、务工就业等形式,直接带动了825户贫困户增收。2019年,全乡5个贫困村中全部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或产业示范基地,基本实现“一村一新型经营主体”或“一村一产业示范基地”。认定3个扶贫车间带动40余人就业。
贫困户产业发展共5支科技人才队伍,形成了“区域全覆盖、产业全覆盖、户户有指导”的产业技术服务体系。2019年以来,全乡共举办各类产业发展技术培训班160期,培训贫困群众4000人次,有力提升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技能水平。
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数据统计,南捞乡在已脱贫的807户中,有660户通过产业帮扶,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脱贫,占脱贫人口的81.78%。产业扶贫成为产业脱贫攻坚的最主要措施,成功挑起了脱贫攻坚的“大梁”。坚持产业优先、模式多元,深入实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扎实做好土地流转、产业发展等文章,全面消灭了集体经济“空壳村”,初步实现了集体经济发展从“重数量”向“提质量”、“增收入”向“见效益”、“输血”向“造血”、“见子打子”向“长远谋划”等“六个转变”。2019年底,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3万元。

(张文典)
(编辑 刘梅)
(排版 钟晓明)
(审核 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