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邓国飞的“绿色”梦想
发布时间:2020-08-11 10:11:54
“在香坪山搞旅游开发,你觉得还缺些什么?”
“我认为第一要解决的就是交通问题。”
……
西畴县莲花塘乡香坪山村党总支书记邓国飞仍清晰地记得8年前与前来香坪山调研的时任县委书记的对话。
领导的重视,让邓国飞更加坚定了开发香坪山旅游的决心。
香坪山核心区有32平方公里,自然资源丰富,人文资源独特,负氧离子每平方厘米高达4.5万个,是一个自然馈赠的天然氧吧,非常适合休闲度假、康体养生、探秘体验,开发潜力十分巨大。
邓国飞怀揣香坪山旅游梦多年,也为之奋斗了多年。他之所以向县委领导建议优先修路是有自己的考虑的。
当时,全村8个村小组的出行条件十分糟心。一米来宽的泥巴路弯弯绕绕,谁家想买点砖瓦、肥料之类的,都要雇农用车拉到公路边,再用马车驮回来,村民们苦不堪言。
当村干部待遇低不说,还要忍受各种指责,常常充当情绪的发泄桶、受气包。在修路过程中,邓国飞受了很多气。在2008年修路过程中,需要占到一户人家的土地。那户人家60多岁的老人阻挡住了正常施工的挖机,并说了很多难听的话。邓国飞一边忍受老人的谩骂,一边耐心地做他的思想工作,反复多次,才得以继续施工。路通5年后,邓国飞早已忘记了这件事。但在一次一起吃饭时,老人主动找到他,当着众人的面称赞他为香坪山的群众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好事。到后来,8个村小组的路全部修通了,并实施了硬化,村民们对邓国飞更是打心眼里感谢。
如何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邓国飞有着自己的想法:一定要结合本村实际,把旅游业变为支柱产业,农民的腰包才能鼓起来。除了老人小孩,全村只有500多个劳动力,只要旅游业发展起来了,全村的劳动力就能全部安置。旅游要家家参与,人人参与,人人得实惠。
近些年来,邓国飞为了配合推进香坪山旅游开发,带领村民做了大量实事。通过落实西畴县推行的“五分钱”工程,村村环境卫生都搞得很好,加上县上实施的垃圾清运项目,每个村子都做到村容整洁;通过落实民族团结、扫黑除恶等工作,村民邻里关系和谐,村民觉悟提高,乡风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在景区建设方面,协助西畴香坪山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解决征地等各方面的纠纷。公司进驻后,协助流转了200亩土地,用于旅游观光农业开发。
为了更好地依托旅游带动村民致富,邓国飞先后多次到省外旅游开发区考察学习。在到秦皇岛北戴河考察中,让他印象深刻的是,鲍子沟原来也很穷,后来通过旅游开发,整合资源,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集体经济过亿。“只有集体经济壮大了,才能留得下村干部。”邓国飞深有体会地说。
在流转的200亩土地中,按照协议,除了技术工,其余务工人员均安排本地劳动力务工。目前看来,收入最低的每人每天收入100元,高的达到150甚至180元。公司每天都能吸纳30人左右务工,务工和土地流转收入远超传统农业生产的效益。
“旅游就是个大工厂,里面各种事情很多,什么事情都需要人去做。进入公司务工,能实现顾家、致富两不误。”通过到各地考察学习,邓国飞认为,要进行土地流转,将土地交给旅游开发公司经营,村民进入公司务工,这才是发展的方向。邓国飞计划下一步继续流转剩余的500多亩土地,把剩余劳动力都尽可能地进行安置工作。
邓国飞考虑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依托旅游开发,把当地种的菜、养的鸡等生态农产品在景区内消化,拓展增收渠道。在此基础上,鼓励村民开办民宿,提供住宿、餐饮等服务,让村民根据自身实际开发增收项目。
“今年,村集体经济有望达到四五万元。但距离目标还很远,我们希望把香坪山村打造成全县集体经济最强大的村子!”邓国飞信心满满地说。
(记者 李正兴 骆丽)
(编辑 曾炜)
(排版 尹颖)
(审核 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