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村里来了背包队!

发布时间:2020-08-12 09:19:08  

《中国纪检监察报》头版报道马关县委第三巡察组驻村巡察工作

在马关县中越边境的

山间小道上

当地群众经常看到

一支支身着迷彩服

背着行军包的巡察组

群众亲切地把他们称为“背包队”


8月9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头版

刊发文章《村里来了背包队》

报道了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马关县委第三巡察组驻村巡察工作






8月5日,阴有小雨。当村头的公鸡叫醒静谧的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壮家山寨时,王宏带队的“背包”巡察组队员们已洗漱完毕,整装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这是他们驻村巡察的第16天。


在马关县中越边境的山间小道上,当地群众经常看到一支支身着迷彩服背着行军包的巡察组,群众亲切地把他们称为“背包队”。


“乡亲们,我们是县委第三巡察组的工作人员,今天到咱们火山村走访了解情况,和大家唠唠家常。对扶贫政策有什么疑惑,或者家中有什么困难,都可以跟我们说。”在临时召集的村民会议上,王宏说明来意。


“是不是真能解决问题呀?”“地里的活还多,苞谷都没收完呢。”“一时也捋不清楚,想一想再说吧。”……村民们窃窃私语,纷纷找借口忙着往家赶。


面对这样的场景,巡察组并没有感到意外。王宏说,乡里乡亲的,大家都爱面子,要想发现问题,还得靠走访,“话说得多了,心才贴得紧”。随后,“背包队”一行5人在火山村开始了挨家挨户的走访。


走访中,谈及上届村组干部工作情况时,一些群众欲言又止,故意回避话题。“村里可能有隐情”,巡察组绷起了神经,有意识地引导群众谈这方面的话题。


大半天的走访,拉近了与火山村群众的距离,群众的“话匣子”也就打开了。“村里一个五保户过世后留下了一些现金,听说有5000多元钱,被老村长拿走了。”“其他村都发展了集体经济,每年都有分红,我们村里一直没有。”“娃娃到上学的年纪了,还没上户口,要怎么办?”“王大爹家牛圈门锁芯坏了,看你们带着工具包,能不能帮他修一下?”……巡察记录本上,密密麻麻记录了群众反映的问题。


“能帮群众解决的立即解决,属于立行立改的当天反馈给乡党委政府,是问题线索的移交县纪委监委。”王宏和同事盘再友拿出手提电脑和便携式打印机,对群众反映的可查性问题线索再次分析研判,做实访谈记录。组员余松泽和卢建军带着工具包将王大爹家的牛圈门修好了,并再次测量了对危房改造有疑虑的莫大哥家的房子。


完成了一天的走访,回程路上,余松泽打开自己的背包告诉笔者,背包中有铺盖、洗漱用具、水壶、手电筒、换洗衣物,还有小锅、饭盒、筷子、咸菜、方便面,能就近就地解决食宿问题。他还随身携带一个装有皮尺、羊头锤、小斧头、螺丝刀的工具包,既可以现场测量危房改造、庭院硬化、厩舍修缮等工程情况,还可以就地取材为病残孤寡群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壮族干部卢建军是巡察组的“翻译”,他说,针对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沟通难题,每个巡察组至少安排一名少数民族干部,通过民族语言广播、火塘会、院坝会、路灯会、地埂会等多种形式,拓宽问题线索来源渠道。


“背包驻村巡察,解决了上午忙进村、下午忙返乡的问题,拉长与群众面对面接触、访谈、交流的时间,确保巡察干部随时都在工作状态。”又到饭点,王宏一边向笔者介绍情况,一边招呼大家拿出干粮对付一下肚子,趁晚上群众都在家,再“回访”一次。


据悉,今年以来马关县已完成5轮对村延伸巡察,共派出22个组次的“背包”巡察组驻村工作,累计发现问题1153个,发现问题线索46条。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编辑 曾炜)

(排版 尹颖)

(审核 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