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看马关“四味良方”
发布时间:2020-08-28 17:22:21
近年来,马关县以“产业生态化、居住城镇化、风貌特色化、特征民族化、环境卫生化”美丽宜居村庄为目标,以“弄干净、摆整齐、搞绿化、建文明”为底线,以加强村庄规划管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和提升村容村貌为主攻方向,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举措,集中力量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农村面貌明显改观,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县建成50户以上进村道路929公里,行政村道路硬化率达100% ,自然村通达率达100%、硬化率达94%以上。投入资金11493.22万元,完成村内道路硬化148.24万平方米,为村内公共部分环境卫生整治提供便利;2019年以来,投入资金1077.99万元,完成入户路硬化61.77万平方米;完成庭院硬化62万平方米;投入资金4703.04万元,完成农村户厕改造2.6万余户;投入资金2018.4万元,完成大牲畜圈舍改造6728户;完成危房改造11720户。群众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户容户貌得到极大改善;按照“试点先行、分批推进”的原则,目前共建乡镇垃圾中转站3个,配置垃圾转运压缩车3辆、三轮清运摩托车110辆、村庄垃圾桶3535个,县城区外所有乡镇设有垃圾收集、运输设施,镇区生活垃圾及时就地处理或转运处理率为100%;全县786个村小组进行生活垃圾转运处理,1052个村小组对垃圾进行就地处置,1333个村小组建有生活垃圾堆放及处理设施,为长期保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提供了可靠保障;积极创建园林乡镇和绿色村庄,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组织开展植树造林,因地制宜打造竹围栏、小菜园、小花园,花“小”钱办“大”事,扮靓乡村,不断提升农村“颜值”。截至目前,全县1400余个自然村开展了村庄“美化靓化”工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设置乡村环境卫生清扫员、乡村道路维护员、乡村河道(湖泊)维护员等岗位,村寨环境卫生有专人管理、专人负责。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规范了个人卫生、村内村外、室内室外整治标准,明确责任人义务及奖惩措施,督促村民实现自我监督、自我约束。截至目前,全县共设立村庄保洁员公益岗位2367个,村庄环境卫生得到有效管理;共有1533个自然村完善了《村规民约》、建立了保洁收费制度;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乡风文明建设,制定并出台了《马关县乡风文明建设三项突出问题整治实施办法(试行)》《马关县乡风文明建设三项突出问题整治奖补考评办法》,形成“六有”考评标准,其中“有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作为重要考评内容,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全县已有1801个村组获奖补资金567.6万元;制定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红黑榜”制度,采取行政村间交叉评价、乡(镇、场)统一评价、第三方评价等方式,定期组织对辖区内自然村开展评价,每月通过网络、电视、报刊、其他新媒体及工作通报等多种形式,在全县公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红黑榜”。对连续多次进入“红榜”的村庄,县、乡在项目安排、资金扶持等方面可予重点考虑。目前各乡镇(场)工作方案制度已完善,“红黑榜”评价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幸福超市积分”管理,以劳动换取积分,以积分换取商品的模式运行,有效提高了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内生动力。目前,全县正常使用的积分兑换点7个,共兑换物品8000余件价值50余万元;开展“最美村寨”、“最美庭院”、“优秀卫生家庭”等评比活动,为获奖村寨颁发流动红旗、奖励资金;为获奖家庭颁发生活用品以资鼓励,以激励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截至目前,全县14个乡镇(场)均开展了环境卫生争先评优工作,共125个行政村参评;打造典型试点进行示范引领,在县域各乡镇分别选出人居环境好、中、差的村寨作为参观点,通过组织各乡镇交叉参观和组织干部群众到镇域内三类具有代表性的村寨参观,让广大群众亲身感受体验人居环境差异对自身生产生活的影响,激发群众摒弃“脏乱差”思想,向“洁净美”看齐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重点组织“后进”村到“前进”村进行参观学习,通过人居环境变化对比,营造人居环境“村看村、村带村、村促村”的良好“比学赶超”氛围,进一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坚定群众整治人居环境的信心和决心;组建宣讲队伍130余支,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感恩教育宣讲活动,用短视频、微电影、讲述脱贫典型故事等方式,引导群众感恩生活、手创幸福,激发群众参与到人居环境建设中来。今年以来,开展感恩教育600余场,受教育群众6万余人。
全县8000余户农村党员户“挂牌亮身份”,作出带头承诺、以身作则,引领、组织、督促群众打扫环境卫生,自觉做到房前屋后(周边)卫生干净整洁,为广大农村群众做好表率,用实际行动展示农村党员的身份意识、责任意识和先锋模范意识。其中1500余名贫困户党员带头进行危房改造、入户路和庭院硬化等工作,掀起了“人居环境整治你我参与”的热潮;开展“我爱我家—巾帼在行动”,由各村妇联班子成员、驻村工作队女队员、妇女小组长、村寨里热心公益的妇女,组建巾帼志愿服务队,以“动嘴”宣传、“动手”示范、“动脑”督促保持的方式,发动、培训、教育妇女群众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养成文明健康生活习惯,实现“五美”(清洁卫生环境美、物品摆放整齐美、干净清爽厨厕美、身心健康生活美、和谐互助村庄美)。今年以来,全县共成立巾帼志愿服务队14支,开展农村家庭卫生整治行动25次,召开群众会37场1118人,开展卫生评比24场,2900余户农户参与评比;在全县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促进城乡环境整治活动,让整治环境卫生“进校园、进课堂、进家庭”,让师生影响和带动家长、群众积极参与到城乡环境整治活动中来。截至目前,共发放《“小手拉大手”促进城乡环境整治活动倡议书》60000余份,带领师生参观了600余户农户家庭环境进行对比,15000余名师生走出校园对学校所在地街道、村寨进行环境卫生整治社会实践活动,带动全县32601户家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全县1700余名国家工作人员直接投入到亲属的庭院环境卫生整治和督促中,通过带动示范,帮助亲属搞好卫生“大扫除”,做到“弄干净、摆整齐、搞绿化、建文明”。在带头整治环境卫生的同时,还巧用本土语言编制出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帮助群众进一步熟知整治工作的要领;利用驻村工作队、挂钩工作队、村委会干部进村召开群众会议契机,向群众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利用应急广播、村级大喇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工作,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讲给群众听,加深群众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理解。全县共有应急广播174套、“村村通”大喇叭1000套。今年以来,播放有关环境整治广播16期28000余次(场)。
(陶丁)
(编辑 刘梅)
(排版 张振飞)
(审核 侯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