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上下一心战“贫魔”——央媒记者眼中的广南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20-09-15 17:07:08  

中宣部“未摘帽贫困县脱贫攻坚”采访组采访活动

9月13日、14日,由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26家中央及云南省媒体组成的中宣部“未摘帽贫困县脱贫攻坚”采访组,走进广南县的乡村、社区、企业,采访该县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以及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并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充分展现广南县的新旧变化和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地处滇东南石漠化地区的广南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2014年以前,全县80%的行政村没有通硬化路,有5.5万户群众居住在危房中,近15万群众需要解决饮水安全问题,自我“造血”功能严重不足,全县20%的农村家庭年人均收入在贫困线以下,贫困发生率高达13.79%。为了战胜“贫魔”,广南县上下一心,弘扬“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践行“真拼实干、马上就办”的新时代广南作风,为推动广南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和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大活力。经过7年的不懈努力,广南县到2020年底将实现脱贫摘帽。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两天的时间里,采访组走进广南县莲城镇岜夺行政村,深入了解村民们医疗、住房、产业发展情况,参加了该村村集体分红大会,采访了“背带大叔”汪克武;参观了圆梦社区百姓创业服务站和高峰黄牛、山茶油、八宝米生产企业。媒体记者们深刻了解了广南县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易,感受了群众内心的喜悦,分享了广南县脱贫攻坚工作的成效。在临别之际,大家对广南县的脱贫攻坚工作纷纷给予肯定,对广南县全体干部职工和普通群众上下一心战“贫魔”的精神面貌赞誉有加。

blob.png

blob.png

岜夺村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在这里,我看到了广南县打好脱贫攻坚这一仗付出的巨大汗水和牺牲,也看到了当地老百姓切实走上了脱贫的道路。“人心齐,泰山移”,这是广南县脱贫攻坚工作最大的亮点。

——《中国日报》记者刘源

blob.png

blob.png

上个世纪90年代我来广南,第二次来到广南,我感觉广南县从县委领导班子到基层干部精神面貌非常好,脱贫攻坚的举措也非常扎实,每一步都走的很稳,相信广南县今年一定可以按照预期实现摘帽的愿望。

——《光明日报》云南记者站站长任维东

blob.png

blob.png

岜夺村的异地扶贫搬迁点整洁的房屋,干净的路面,以及贫困群众满意幸福的笑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这里,驻村干部们将自己的热血和青春奉献于此,留下了脱贫攻坚的力量,留下的脱贫攻坚永不褪色的情怀。

——中国扶贫扶贫杂志社记者张志银

blob.png

blob.png

广南取得今天的这个扶贫成绩,是干部职工全心投入成果。这里的脱贫攻坚工作做得非常全面、扎实,群众对于拜托贫困的反应也是非常强烈。

——中国劳动保障社采访部副主任王宝杰

blob.png

blob.png

广南是被称为“又广又难”的地方,我十多年前来采访时交通不方便,经济也很落后  但现在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广南县。如今的广南,老百姓精神气儿特别高,在他们身上我深刻体会到“幸福生活真的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

——《中国青年报》云南记者站站长张文凌

blob.png

blob.png

我觉得广南县脱贫攻坚工作最突出的地方就是产业扶贫,在岜夺村我们刚好遇到该村村集体分红大会,了解到通过发展产业给给这个村子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收入。“真拼实干,马上就办”,非常棒的口号,正是这样的脱贫干劲让广南县完成了难以完成的任务。

——《工人日报》记者罗筱晓

(记者 徐仕桓)

(编辑:侯佑琴 排版:钟晓明 审核: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