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人社行业扶贫,文山州这样做
发布时间:2020-09-16 15:45:28
9月16日,记者从文山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了解到,2016年以来,我州人社部门紧紧围绕党中央脱贫攻坚重大决策,按照省、州安排部署,做实做好就业扶贫和社保扶贫两篇文章,为文山州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贡献人社力量。
我州充分发挥东西部劳务协作优势,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人社部门和用工企业沟通联系,多渠道把群众送出去务工。分别在上海、浙江台州、广东东莞和深圳设置劳务工作站,把服务送到务工地。2016年,全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3.02万人次,到今年1-8月,这个数据已达到了118.9万人。五年间,人数几乎翻倍,其中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7.92万人。按照统计部门核算标准,以最低基数算,文山农村劳动力务工年收入至少300亿元以上。
通过落实稳岗政策促就业、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创建就业扶贫车间等方式促进就业,2016年以来,全州累计发放创业贷款26.24亿元,扶持20956人(户)创业,带动(吸纳)62747人就业。同时,着力抓好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设立13个创业就业服务站,努力帮助搬迁群众"稳得住、有事干、促增收"。2018年以来,全州累计创建就业扶贫车间419个,吸纳28813名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其中吸纳5319名贫困劳动力就业。
2018年以来,按照全州脱贫攻坚工作要求,我州紧盯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等未就业贫困劳动力,及时制定《文山州开发乡村公共服务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实施方案》,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多渠道、多领域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千方百计让有就业意愿、但无法外出的劳动力就近就地获得就业岗位。累计安置4.53万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为4.18万人,兑现岗位补贴4亿元。乡村公益岗位即解决了有贫困群众的收入问题,又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为脱贫攻坚验收奠定坚实的基础。
聚焦扶贫,完善培训政策。提取失业保险结余资金4100万元用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明确州级每年安排250万元专项资金,对入园区就业的贫困劳动力给予交通补贴、岗前培训生活补贴和稳定就业补贴。
聚焦就业,整合培训资源。整合涉农培训项目,开展有针对性、实用性的订单、定向、定岗技能培训,2016年以来,人社部门累计组织就业职业培训65551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85963人;这其中技能培训160311人,参加技能培训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12148人,占技能培训人数的69.96%。
聚焦产业,开展技能培训。紧紧围绕文山州"四大重点"产业,大力培训一批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劳动者、转移输送一批技能劳动力、培养一批适应全州重点产业发展的技能人才、创业扶持一批劳动者就业等,实现"一人一技、一技促脱贫"。
加强与扶贫部门数据交换和共享,全面做好数据清理工作,特别是做好财政代缴社保费困难群体数据清理、核实,认真落实代缴政策,确保符合参保条件的贫困人口100%参保登记、100%参保缴费、100%享受待遇,做到应保尽保、应发尽发、应代尽代。目前,全州实现财政代缴社保费13.23万人1323.81万元。截至8月底,文山州养老保险信息系统记录建档立卡人员651534人,符合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61010人,参保率100%、100%缴费;全州建档立卡贫困老年人口符合享受待遇95557人,已全部享受待遇,养老金发放率100%。

(记者刘梅)
(编辑:侯佑琴 排版:钟晓明 审核: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