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彩云杯】城市内涝“肠梗阻”须及时打通
发布时间:2020-10-15 09:48:22
前段时间,我州多县(市)普降暴雨,出现不同程度洪涝灾害。有报道称:此次暴雨是砚山县城区芭蕉巷一住户家近两年来第三次受灾,反映出群众抱怨的城市内涝“肠梗阻”问题依然严重。群众利益无小事,城市内涝“肠梗阻”须及时打通。
笔者认为,相关部门应及时到灾区查实积水致涝原因,并对全城内涝点进行彻底摸排。召开相关会议,分析研判城区内涝面临的严峻形势,落实防涝治涝措施,明确职责分工,形成“由城管牵头,街道办事处、水务、住建、交通等部门配合,县纪委监委跟踪问效”的高效排涝治涝工作模式,定时限分阶段开展好城区内涝点排涝防涝工作,坚决打赢强降雨抢险排涝战,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对城区易涝点进行重点防控,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分步分项组织实施排涝防涝工程改造,如对狭小涵洞、排水管道进行扩大改造,增设收水井、新建雨水连接管等,并列入年度实施改造计划,设立专项资金,确保专款专用。在汛期,成立防涝排涝日常巡查队和抢险队,制定完善防涝排涝措施,落实排涝设备,规划排涝路径,每天对城区内涝点、易涝点排水口、井盖进行检查,对其内部、周边的树叶、纸屑等垃圾进行清理,确保积水得到及时有效处置,尽量减少积水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同时,应公布防涝排涝举报电话,方便群众发现道路积水严重或内涝淹水时第一时间拨打。条件允许情况下,可组织开展防涝排涝应急演练,发动受灾群众、志愿者积极参加,提高全县防涝排涝应急能力和水平。对内涝点无法升级改造,严重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城中村,进行统一搬迁。
在城区总体规划中,应科学规划,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地下管网改造等项目,打造“数字砚山”智慧城市综合管理系统,借助科技力量,增设防涝排涝智慧感应报警器、智慧井盖等安防设施,当地下、地上水位上升至一定刻度时,自动报警,将险情音视频画面回传“智慧大脑”管理中心,为加强内涝点、易涝点周边防涝排涝治理提供精准数据,确保积水及时通过排水管道、涵洞排出,实现积水分流、雨污分流,全面提高城区防涝排涝能力,彻底打通因大雨、暴雨导致的内涝“肠梗阻”。
(李红丹)
(编辑:侯佑琴 排版:尹颖 审核: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