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人必读 | 滇南抗战连载④ 拒敌于国门之外的“滇南抗战”
发布时间:2020-10-19 10:34:01 阅读 6634
第三章 回防滇南(下)
四三
1940年底,面对滇南严峻、险恶的形势,以龙云为首的云南省政府深感忧虑,积极组织全省军民投入滇南抗战,保卫云南大后方。
当年,第一集团军参加滇南抗战各部队防御的具体作战部署如下:
第一:第一集团军以主力固守红河北岸至马关、麻栗坡、董干之线,以一部兵力警戒国境。以元江、杨士渡、蛮耗、新街、大树塘、马关、麻栗坡、董干一线为第一线阵地;以石屏、个旧、蒙自、文山、西畴、富宁一线为第二线阵地。在此两线中,依山傍隘,沿道路要冲,筑成钢筋混凝土的坚固工事,组成大纵深设防地带,为前沿防守阵地。防守部队随时坚守工事,处于战争状态。
第二:在石屏、建水、个旧、蒙自、开远、文山、西畴各地,选择战略要地,建筑坚固堡垒,作为支援第一、二线主阵地的第三线防御。驻守部队平时就地演习,作好战斗准备。
第三:以一部分机动兵力在一、二、三线之间的广大地区,组织训练民众,作游击战争准备。
第四:司令部对各线守军规定严密的军令。
滇南抗战时期,我方各部队防御组织作战保障措施如下:
第一:道路保障。修通纵深至苍台寨、甘庶山、斗母阁、蛮耗、龙膊、撇枝、大树塘、八寨、马关、麻栗坡、攀枝花、董干等地道路。
第二:构筑守备阵地。车里、镇越、易武、旧庙、麻栗树、大路边、岩峰阱、狗滚塘、赶马寨、勒马河、邦立、小寨、南浔、那发汛、金平、大寨、猛平、南平汛、河口、坝结、大南溪、茅草寨、新店汛、南拉、汪老寨、老卡汛、老凹山、小坝子、新寨、老尹山、金厂、田房、南松、新营盘、猛洞、新寨、响水湾、天保、船头、牛耳山、大锡厂、攀枝花、达芋、那腊、茅山、铳温、马处寨、茅草坪、水源头、田蓬、麻郎、小卡、波门、大郎田、那弄等地构筑国境守备阵地;莫滚坡、坤四、普漂、裴脚、斗岩、蛮提、新街、屏边、大树塘、新桥、瓦厂沟、油房、板桥街、田边、八老排、落雀、牛龙山、新寨、新发寨、松毛山、团田、麻栗坡、新路坡、白石岩、大坝、麻栗山、龙沟街、缘河街、董干等地构筑第一线防御阵地;石屏、建水、个旧、蒙自、文山、西畴等地构筑第二线防御地带阵地;化念、猛者五、新寨、馆驿、华溪、拉里黑、火烧寨、岔河、三江口等地构筑预备阵地;思普地区在小海子、蛮美坝、黄平坝、朝阳寨、长路田、石海箐、老马寨、普治大寨、坝米坡,富宁守备区在木央街、富宁等地构筑坚守阵地。
第三:破坏交通。以爆破、拆卸、焚烧、掘毁、阻绝等手段对西起金平,东至田蓬,通往越南的铁路、公路、桥梁等进行破坏。凡30米以上的铁路、公路桥及能通航的河道均予爆破或阻塞。
第四:防空警戒。对蒙自、文山、石屏、通海、江川、宜良、昆明附近平原或湖沼地及滇缅路之大理、保山,滇川路之昭通、会泽,滇黔路之曲靖、沾益附近的机场、湖沼分别划区实行警备。
昆湖区、腾楚区、建宁区、开广区、宣曲区、东昭区共组织4个团、33个营、18个队(连)的兵力,编为瞭望队、警备队、扫荡队,担负上述地区的对空警戒。
从1940年9月10日开始,保卫滇南的行动就已经启动。首先以炸药将河口通越南老街的铁桥及石暗槽炸毁,封锁河口老街间的渡船;9月12日,将河口至南苴至金厂至坝洒公路每隔50至100米的险峻处掘断;10月1日前,已将麻栗坡攀枝花、坝洒、董干区域内应破坏的道路彻底破坏;11月5日前,对河口新店、老卡对汛及马关永仁、仁华,富宁田蓬、马关茅坪汛、金平至铜厂,麻栗坡县城至天保、船头及猛硐等地应破坏的道路彻底破坏。
第93师、暂编第23师、思普独立大队主力配置于小海子、蛮美坝、黄草坝、朝阳寨、长路田、石海箐、老马寨、普治大寨地区,一部配置于镇越、易武、旧庙、麻栗树、大路边、江城地区,阻击日军由越、泰、缅边境进犯滇境。
第一集团军总部配置于蒙自。第1路军主力配属于蛮提北端(注:红河左岸)蛮板、蛮耗、新街、屏边、大树塘街地区;一部配置于那发、金平、勐平、卡房、龙膊、河口附近红河右岸江外地区。游击第1支队配置于逢春岭、新街地区,游击第2支队配置于老范寨、古林箐地区。第2路军主力配置于元江西方水塘、英浪坡、坤四、普漂、裴脚、杨士渡、甘庶山、小寨地区;一部配置于坝溜渡、勒马河、邦立、苦竹寨、独远等地。第二线兵团配置于建水、蒙自、芷村等地待命,其任务是担任以上地区的坚守与游击活动。
当时,在整个滇南地区,不单只有正规军行动起来,就连各地的民工团、地方武装、甚至连土匪都加入了防御作战,可以说,整个云南的战斗力量都完全动员起来了。
四
回望历史硝烟漫,捍卫和平热血流。1940年冬至1941年春,滇军部队回防滇南,第九集团军开进文山地区,中国战区最高统帅部以滇越铁路东、西两翼,以文山和蒙自两座边防重镇为中心,沿中越边防前线构筑滇南抗战防御区,形成东、西两翼,互为呼应的防御作战态势。
1940年底,滇军第一集团军第2路军暂编第22师一个营开进红河县迤萨,其一部与第一集团军边疆抗日司令部在红河迤萨、安邦、莲蓬塘、宝华、甲寅等地山上修筑了一批战壕、掩体、碉堡等防御工事。同年,中央宪兵13团进驻河口,成立“河口警备司令部”。1940年12月,滇军第3旅奉命驻守金平抗击倭寇,旅长当时是阎旭,驻屏边,共辖3个团,第6团驻守金平白沙坡,当时团长是安纯三。所属各营分驻于各区乡,1营营长祝华荣驻分水岭;2营驻大山街即新建镇,营长陇杰;3营驻龙谷白石岩等地,营长姓名不详;晏华当时也是营长(后升团长),驻五家寨。第6团安纯三部驻防后,组织成立了地方抗日武装,任命刀家柱为勐拉地区游击大队长。该游击大队立即招兵买马,扩大实力,组成了以刀治勋、刀治寿、刀佩金等为骨干的近200人的抗日游击队伍。同时轮流操练乡村各族青年以作后备力量。原在国民党军任书记的何顺昌、任指导员的朱幼,以及曾在法国兵营混过多年的越南籍人雷俄、雷务、雷羌、雷林等也投奔过来,参加抗战,他们认真训练,积极备战,兵丁的战斗力得以加强。
这一年年底,国民党第九集团第54军第198师也进驻河口,成立“河口戒严司令部”,司令部驻四连山,副师长文小山任司令。从河口滇越铁路往北至迷拉地(注:今蒙自芷村)东部一线布防;第198师一部还驻防文山、西畴、马关一线。直属机构有:特务排、无线电排、通讯连、炮兵连、工兵连、骑兵连、输送连、卫生大队、政工队、情报组、医务室、参谋室、副官室、军需军械处等。第198师在河口城区南溪河渡口、红河坝洒渡口、马关桥头(注:今属河口)、都龙及其他通往越南的主要通道上设立了哨卡。
说到第198师,住在文山城里的西畴籍人士邓啟祥回忆:“以前我听父亲讲过,当时第198师是驻过西畴,师部就在现在的西畴兴街。师长好像叫郑挺锋,当时第198师还在兴街小山修了一个很秀丽的公园,后来被拆除了。现在,还有郑挺锋写的‘还我河山’等石刻保存在兴街的老粮库,被当作垫路石使用过,上面好像还有碑刻的时间记录。记得家父讲过,第198师驻兴街时军纪严明,无故扰民、抢劫钱物、强奸妇女者,一旦有民告发到郑挺锋处,调查属实立即枪毙。”第198师驻兴街的这段历史,现在可能大家都不知道了,好多亲历者都已去世。
接着,中国战区又着令改组设立滇越边区总司令部,其目的就是立足于不让日寇跨越滇南一步的目标。为了配合滇南战事,1941年春,国民军事委员会抽调了一批军事专家组成参谋团,为“军委会驻滇参谋团”,约30人,于1941年3月到达昆明,指导抗战。军令部参谋团由军令部第一次长林蔚中将任团长,军训部第一次长阮肇昌中将任副团长;中将高级参谋有邵昌(要塞炮兵司令)、华振麟(通讯兵指挥官)、林伯森(工兵学校教育长)、斯立(辎重兵学校教育长)等,少将高参有马崇六(国防工程处处长);参谋团下设参谋处和总务处。萧毅肃中将(总长办公室高参)任参谋处处长。参谋团主要任务是掌握判断敌情、部队调动等。军令部参谋团虽是小型军令部,但与军令部具有同等权力,参谋团长必要时还可以于所在地区代行军委会委员长蒋介石的权力。驻滇参谋团经过认真调查研究,以《防守滇南作战计划》为基础,由当时著名的战略专家萧毅肃中将亲自主笔,并由众多的高级将领和军事专家反复讨论,又制订了新的非常仔细的《滇南防守计划》。根据作战计划,驻云南陆军部队分为正面、左翼、右翼三大部分。以滇军第60军为基础,迅速扩编第一集团军,任命卢汉为总司令。
卢汉
当年,制定第一集团军防守滇南的作战计划时,集团军总部共拟出两个方案。第一方案,采取“持久防御”的作战方针;第二方案,采取“决战防御”的作战方针,并绘制了要图。主要作战方针是:第一集团军以决战之目的,诱敌于蒙自湖沼地带包围而歼之。史料载,卢汉悉心研究了两个方案之后,表示同意第一个方案。他说,蒙自东门外及大屯只有两个小湖,并未形成湖沼地带。第二方案主张诱敌“包围歼灭”,就要从第九集团军防区抽调第54军到第一集团军防区作战,这只能是一个主观的设想,不切实际。更何况敌人是“诱”不来的,“来者不善”。敌人正是希望我军放弃险要的山区到平原决战,不能不考虑周到。
为便于就近指挥滇南作战,第一集团军总部由昆明移往蒙自海关关署办公,后又移驻滇南开远。龙云把在省内驻防的滇军7个旅中的第2、3、4、5、7等5个旅交由卢汉节制并与第60军回滇部队合编,组成第1路军、第2路军总指挥部。第1路军由第60军军长安恩溥兼指挥官,下辖郭建巨的第182师、万保邦的第184师和阎旭的第3旅。第2路军下辖安纯三的第2旅、马继武的第4旅、邱开基的第5旅。在危难之际,蒋介石不得不同意启用被他革职的抗日名将、原新3军军长张冲出任第2路军指挥官。(注:1943年后,第2路军将3个旅改编为3个师,以安纯三为第20师师长,邱秉常为第21师师长,杨炳麟为第22师师长,1945年初获得番号,组成第93军。)正面为以卢汉为首的第一集团军,总部在开远,指挥第1、2两路军和滇黔绥靖公署第一旅,担任滇南防御任务,戍守红河前线,正对越南日军。左翼为以关麟征为首的第九集团军,总部设在滇东南文山,部队从广西进入文山前线布防。右翼为以杜聿明为首的第五集团军,总部驻昆明。之后,杜聿明部编入中国远征军系列。因而,后来实际在滇南防御的主力就是滇南正面以卢汉为首的第一集团军(滇军),其次是在滇东南文山左翼配合的关麟征第九集团军(国军)。滇越边区总司令部以卢汉为总司令,指挥第1、第2两路军,防守红河方向。
万保邦
针对滇越边境情况,第一集团军总部根据昆明行营的指示,确定了防御、作战战略和兵力布防方案:为阻滞日军前进,彻底破坏边境通道的各条道路,对滇南通往越南的铁路、国道、县道、河道等,采取爆破、拆除、掘毁、焚烧等手段,阻绝滇越交通;利用滇南山岭重叠及红河萦泗的天然屏障,严密封锁各个隘口,坚壁清野;沿国境线选择险要的地点,构筑主阵地带和前进阵地工事,抗击来犯之敌;部署兵力,作大纵深的配备,使日军的机械化部队无法运动,同时发挥中国军队长于山地作战的优势,在主阵地带前沿之外的纵深设防地区阻击消灭日军。阵地万一被突破,立即使用预备队封锁突破口,并采取前后夹击的战术,适时使用第二线兵团,左右合围,全部歼灭窜入之敌。同时与驻防在滇越铁路以东文山、西畴、麻栗坡、马关等地的关麟征第九集团军密切配合,互相协力确保滇南国境之安全。
在兵力部署方面,第1、第2路军沿中越边境的河口、屏边、金平、个旧、建水一带设防。安恩溥的第1路军第182、184师分别驻防文山、马关、麻栗坡,后换防蒙自、屏边、河口一带;张冲的第2路军分别驻守金平、个旧、建水一带;关麟征第九集团军驻防滇越铁路以东的文山、西畴、麻栗坡、马关等地;国民党甘丽初第6军自贵州兴仁、兴义一带移驻滇东,一旦战事突发,即进入滇南。1941年8月,为加强滇南力量,蒋介石又将第6军划归滇越边区总司令部指挥,第6军依据战况择机进入了滇南,防守思茅及西双版纳。
自从1940年12月,昆明行营下令在滇南构筑国防工事之日起,至1941年5月,第一集团军完成主阵地带工事之日止,各部队占领阵地,执行总司令部制定的《防守滇南作战计划》,敌我双方处于积极备战状态。首先是开展情报活动,建立情报网,利用当地少数民族在边境沿线设立岗哨及巡逻队,调查敌情,随时向指挥部通报信息。敌探也不时偷入我国境内侦查,并曾在金平、河口附近以小部队进行武力搜索,被我军捕获或击退。据初步了解,在滇南正面的驻越日军有三个师团以上的兵力,一个师团在莱州、奠边府一带,约两个师团在老街、安沛、越池至河内的滇越铁路沿线,另一个师团在谅山附近,剑拔弩张,战事随时有爆发的可能。
1941年10月以来,据情报报告,驻越日军调动频繁,目的不明。我军除继续侦察外,并加强了防御部署。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对敌情的判断认为,日军的主攻方向可能在屏边至蒙自一带,助攻方面可能在金平至个旧一带。卢汉根据以上判断,决定沿滇越铁路、蒙河公路作重点部防,把第60军及第1、第3旅平时训练有素的部队部署在这一带。蒙自、屏边至河口一带,地势险要,我军又长于山地作战,并在台儿庄与日军正面较量过,有比较丰富的作战经验。第1、第3旅都是三个团的编制,人员素质也较好。各部队据险构筑防御工事,纵深配备,阵地坚固,易守难攻。
我滇南军民同仇敌忾,士气旺盛,各部队坚守阵地,以逸待劳,并加强敌情搜索,已准备好抗击消灭来犯之敌。
五
有关第60军兵力的具体部署情况,第一集团军参谋处处长严中英在其回忆录《抗日战争时期防守滇南的第一集团军》中记载:
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位置于蒙自县城东门外。
思普独立守备区指挥部位置于思茅县城附近。指挥官龙奎垣,以主力第六旅各团配备在小海子、蛮美坝、朝阳寨、长路田、石海箐、普治大寨附近,与第2路军主阵地衔接。一部在镇越、易武、旧庙、麻栗树、大路边、江城各通越南国境要点,担任守备,并注意车里方面的情况。
思普独立守备队与第2路军的作战地境为瓜山——冒老租——大浦——大本——哈密——南扒——东瓜林——新寨——2794高地顺腊户河之线,线上属思普守备队。特应注意地境线上之大浦与第2路军右地区莫浪坡衔接之处,应与之保持紧密联系,协力加强防守。
第2路军指挥部位置于建水县,指挥官张冲,指挥第2、第4、第5旅,占领主阵地带,右地区自元江县西郊水塘起,与思普独立守备区衔接,经莫浪坡——坤四,沿红河左岸之普漂——斐脚——杨士渡——甘蔗山——小寨——大小麻密与第1路军主阵地带衔接。第2路军第5旅部在建水县城,所属步兵第9团位置于建水右所附近,第10团位置于石屏吴家营附近,占领阵地。第4旅旅部在个旧,所属第7团位置于个旧斗姆阁附近,第8团位置于建水咪底附近,占领阵地。第2路军控置一部兵力,布置在红河右岸江外地区的坝溜渡、勒马河,邦立、苦竹寨、独远各通越要点,协同第1路军前进部队,担任国境守备。
第2路军与第1路军的作战地境为牛角寨——清水河——大小麻密——同春山——岩风洞——马鞍山——大火地——那黄寨,顺藤条河之线,线上属第2路军。第2旅为第2路军预备队,控置在弥勒、竹园附近。该旅步兵第3团驻竹园,第4团驻棚普,第12团与旅部同驻弥勒。全旅待命向前推进,与指挥部靠近。
安恩溥
第1路军指挥部与第60军部位置于蒙自新安所,指挥官兼军长安恩溥,指挥第182师、第184师、第1旅及第3旅。第1路军主阵地带右地区与第2路军衔接,自红河左岸战斗地境线上的大小麻密附近起,经蛮堤——蛮板——蛮耗新街——沿屏边县城南部之大尖山2363高地附近至滇越铁路车站大树塘街附近。第1路军之第60军第182师师部位置于蒙自冷水沟。该师第544团位置于个旧龙树脚附近,与第2路军左地区之主阵地带衔接。第545团位置于蒙自水田附近,占领红河左岸主阵地带,与第184师衔接。第546团位置于蒙自补机白附近,以一部推进至红河右岸江外地区,与金平附近之第3旅保持联系,协同担任通越要点之守备。第184师师部位置于屏边新现,所属第552团位置于新现附近,第551团位置于屏边县城,第550团位置于屏边迷底,各团照总部作战计划进入阵地。右地区与第182师水田附近之第545团衔接,左地区与第九集团军防守大树塘东部的部队衔接。特应注意第一、第九集团军的战斗地境线,严密防范敌军进攻时出现间隙,对此应有周到之部署。位置于屏边县城的第3旅,以所属第5团位置于屏边撤枝附近,第6团推至金平平冠营附近,担任国防前线之守备,注意敌军由此袭扰个旧,以策应其主力在屏边方面的进攻。因此,必须密切注意与第1、第2游击支队及河口独立连联系,在那发、金平、猛平、卡房、龙膊,河口附近红河右岸地区,构筑前进阵地,加强防守县城附近,随时策应前方作战,机动使用。
游击第1支队以逢春岭、新街为根据地,游击第2支队以老范寨、古林箐为根据地,组织当地民众,屯积粮弹,配合第1、第2路军的国境守备队,在江城、李仙渡、坝溜渡、绿春、东郭街、金平一带江外地区,担任游击任务。敌人小部队进入国境,即与各守备部队协同,用伏击、侧击,以阻止其前进或消灭之。若系大部敌人进犯,先阻击迟滞其行动,相机转至敌后,袭击其侧背,攻击敌之后勤部队,同时破坏其后方交通,以策应正面主力作战。第1旅位置于蒙自阿三寨附近,为第1路军预备队。
第6军在滇东就地待命,听候调度,集团军第二线兵团,分区控置在建水、蒙自、开远各附近待命。在我军主阵地带后方,应严密注意敌空军陆战队之降落,分区组织对空监视哨。总司令部所在地区及第1、第2路军的主阵地带后方司令部位置附近,控置必要之兵力,并发动当地民众武装,协同驻军完成对空监视及消灭敌军空降部队之任务。
关于情报的搜集,由总部参二课派谍报队队长张深率工作人员,携带电台到屏边第3旅防区马鞍底附近设立队部,注意与第1、第2游击支队配合,组织边区居民,借走亲戚、做生意之名为掩护,进入越境,侦察敌人的兵力及动向等,随时向总部汇报。
关于后勤、交通方面,除前面提出的破坏边境通越道路外,为了保证后方的供应,对于蒙自碧色寨至昆明之间的铁路,仍需保持畅通,为我后方的补给干道。开远、建水通昆明的公路,亦暂不破坏,以便于军需物品及兵员的运输。
滇越铁路东部地区归第九集团军防守。第一、第九集团军的作战地境线为鸣鹫——酒房,沿无名河至新桥——古林箐——坝结之线,线上属第一集团军。
(未完待续 本文未经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林浪平)
(编辑:刘梅 排版:龙俊贤 审核: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