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彩云杯】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
发布时间:2020-10-20 15:36:06
“现在娶媳妇,彩礼钱动不动就几万,甚至10多万。”“每年一般农户的收入在各种生活开销以后,很难积攒到那么多彩礼钱,怎么娶得到媳妇?”“有些年纪三十好几了,不敢娶,娶不了,因为没有那么多彩礼钱。”“有的人家,娶媳妇就返贫了。”最近,笔者以政协委员的身份下乡调研,在与部分群众聊天中听到了上述这些话语,言语中透着几多无奈和惆怅。
当前,文山州的一些地方尤其是贫困农村婚嫁彩礼居高不下,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传统陋习已成为群众精神和物质的双重负担,因婚致贫、因婚返贫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不仅直接影响脱贫攻坚,还影响家庭和睦,败坏社会风气,引发社会矛盾,也是闪婚闪离、买卖婚姻甚至骗婚等现象滋生的重要原因。对此,笔者了解到,丘北县于4月30日印发了《丘北县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治理高价彩礼全面发力。《意见》明确:一是建立婚丧事宜报备制度并严格执行,禁止党员干部等“关键少数”干涉婚姻自由、索要高价彩礼、嫁富比阔、铺张浪费等行为,对党员干部进行专题教育,把执行相关纪律情况作为民主生活会或年度工作总结必须报告的事项,作为明察暗访的内容,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予以严肃查处。二是各乡(镇)指导各村(社区)成立红白理事会,商定适合本辖区实际的婚嫁彩礼“限高”金额,并将其列为“村规民约”的约定内容。三是加强对婚姻机构的管控,依法严厉打击婚介人员对高价彩礼推波助澜、哄抬彩礼从中收受回扣等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买卖婚姻及骗婚等违法行为。
《意见》印发后,丘北各乡镇已迅速行动起来。其中,平寨乡党委政府及时组织县乡驻村工作队队员、村委会工作人员共232人,就高价彩礼、婚丧大操大办等情况对全乡84个村小组的8073户农户进行全覆盖摸底排查,如有此类情况发生,及时制止。同时,紧紧围绕遏制高价彩礼、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乡风、全力助推精准扶贫工作为中心,采取召开群众会和进村入户进行宣传等方式,营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社会氛围。利用村级“小喇叭”广播、宣传栏、标语、QQ工作群、微信等平台,积极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和其他乡镇的好典型做法,使广大干部群众树立起正确的婚丧事简办的观念,形成移风易俗的良好社会风尚。另外,在84个村小组全部成立红白理事会,并制定出台《红白理事会章程》,明确婚丧事宜规定、办事程序、彩礼限高标准、人情礼金、酒宴标准,形成了“有人管事、按章理事、机制健全、服务规范”的工作机制。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不断改善,与农民经济收入水平相匹配的适当彩礼本也无可厚非,但超越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价彩礼,会带来一系列家庭和社会问题,这已成为群众“不可承受之重”,必须坚决抵制,予以摒弃。为有效破除高价彩礼这一婚嫁歪风,部分基层干部和群众建议,各级宣传部门、司法、团委、妇联等有关单位要大力宣传普及《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纪委监委、组织部应进一步加大对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监督、管理和问责力度,对违反规定的党员干部等“关键少数”依纪进行严肃查处。公安等政法部门则应加强对涉婚诈骗、肆意发布涉婚负面虚假消息等违法行为的管控和打击。各乡(镇)结合实际,做好农村“一约四会”的建立运行工作,突出抓好高价彩礼的治理工作,使之形成普法教育宣传常态和监督制约机制。通过合力攻坚,把治理高价彩礼、推进移风易俗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手段,主动作为,综合施策,推进专项治理,破除陈规陋习,切实减轻人情消费负担,着力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树立社会主义新风正气。
(李顺)
(编辑:李云淑 排版:尹颖 审核: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