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彩云杯】中职教育应高度关注学生的手机情结
发布时间:2020-10-21 16:51:56
有人说,要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这虽然有失偏颇,但也绝非耸人听闻。
手机之于学生,好处固然甚多,譬如:
家校联系方便。州职教园区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贫困地区,而且有为数不少的建档立卡户孩子。许多孩子的父母在外地打工,一年半载见不到孩子一面,对孩子的关爱了解,只能靠手机。老师与家长沟通交流,探讨孩子教育培养事宜,主要靠手机。
师生、生生互动迅捷。由于远离市区,教师不可能成天守在校园里,守在学生身边,“遥控指挥”就成为了管理的一个路数:对班级状态的了解,对本班学生状态的了解,上情下达,工作分配,任务布置,信息共享,离不开手机。
简化生活方式。在信息化、数字化背景下,一部手机,几乎可以解决所有的生活问题,网购,外卖,出行……
扩大人际交流。手机可以打破时空限制,让你在数字世界里遇见许多真实的灵魂。
充分张扬个性。自媒体时代,个体的所思所想所感,都可以通过手机释放。
学习、游戏、视频、抖音……娱乐方式多多。
但是,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很多的,许多孩子真的是败在了手机上:上网成瘾,游戏成瘾,聊天成瘾,手机几乎成了生活的全部。
课堂上,趴在桌上睡觉的,多半是晚上熬夜玩手机的;球场边,小树脚,草坪上,马路旁,一堆堆,一串串,一群群,随处可见双手握着手机的学生。
于是问题也来了:不良信息在玷污着孩子的心灵,不良视频在改变着孩子的行为,校园欺凌难以绝迹;手机不断更新换代,不断推出新款,使攀比之风渐演渐烈,也使贫困的家庭压力山大,流量费节节攀升,有的孩子甚至走上邪路,盗钱窃物以满足私欲;手机欺诈,手机作弊,社会上的种种丑恶现象,纷纷在校园上演。
手机,正像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人们幸福快乐生活的同时,也有可能给你带来至暗时刻。挽救一个学生,就有可能是挽救一个家庭。
教育,作为引领人类走向幸福的奠基工程,必须对学生全面负起责任。直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一支粉笔一张嘴,其可视可感性显然不足以吸引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我们的教育就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体,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书育人。学生喜欢玩手机,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玩出新意。教育可以放低身段,但绝不能放弃原则,放弃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这是对教育的要求,更是对教育者的要求。
让我们从关注学生手机情结开始,不断找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切实完成好中职生的教育任务。
(王彪)
(编辑:刘梅 排版:龙俊贤 审核: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