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麻栗坡探索出可复制推广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发布时间:2020-10-22 09:22:38
文网讯 自2019年4月麻栗坡县被列为全国第四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下简称产改)试点县以来,紧紧围绕全国试点的总体要求,高站位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圆满完成既定任务,为全州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开辟出一条可供复制推广的新路子。

在产改过程中,该县坚持问题、创新、市场三个导向,以“七个到位”,即:组织领导到位、宣传培训到位、政策研究到位、工作流程到位、业务指导到位、督促检查到位为保障,牢牢把握“让干部群众动起来”“让工作制度严起来”“让资源资产活起来”三个关键,统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该县不断在产改实践中进行改进,形成了富有特色和实效的“五四三二一”产改工作经验,探索出一套在全州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宣传培训“五个一”,即:一次动员会、一场培训会、一个推动会、一堂群众政策讲解、一封告知信,共培训115期5800余人次,印发宣传资料6.32万余份。
集体资产“四清查”,即:清查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台账,共完成2063个村(社区)、村民小组清查对象的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登记、公示确认,清查核实资产总计8.17亿元。
成员确认“三兼顾”,即:兼顾考虑户籍关系、兼顾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兼顾对集体积累的贡献因素,做到人员清晰、分类科学、程序规范、界定准确,不重、不漏,确保公平、公正、合理、合法,共完成成员身份确认的行政村(社区)及村小组数2063个,已确认成员身份27.21万余人,完成率达100%。
股份量化“两方式”,即:金额量股和份额量股,对集体经营性资产及资源进行量化,集体股设20%,成员股设80%,并按类别分别填写股份量化明细登记表。
成立组织“一规范”,即成立并规范运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县共有216个村(组)成立了集体经济组织,其中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61个,占全县102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59.8%。
通过系列措施,明晰了农村集体产权归属,促进了农村和谐与稳定,调动了村民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为全州产改的全面推进创造了典型的“麻栗坡经验”。
(记者 李正兴 通讯员 窦家德)
(编辑:刘梅 排版:龙俊贤 审核:资云波)

滇公网安备 53262102000180 号
文山评议
我为文山“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