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彩云杯】“三治”融合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0-10-22 16:09:08  

乡村兴则百姓安,乡村美则中国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进行了部署,提出要着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新格局。在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际,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至关重要。笔者认为,乡村治理要坚持将党的领导贯穿始终,注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党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提升治理效能,不断增强广大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持“党建”引领,强化“领治”新功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支部建设强弱将直接影响乡村治理成效,加强支部建设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一招。各级党组织要通过实施“堡垒工程”建强支部,以推进支部规范化建设为基础,注重在支部凝聚力、组织力、战斗力、号召力建设上下功夫,经常性开展党性教育,增强支部党员“四个意识”,牢牢握住党组织定方向、谋大局的作用。要通过实施“头雁工程”培养接班人,注重选拔大中专毕业生、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等作为优秀后备干部培养,推动“青年人才党支部”成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摇篮,让村党组织一把手具备能带动、能谋事、能创业的能力。

夯实“自治”基础,推进“微治”新思路。“自治”在基层治理中处于主体地位,也是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核心要素。要注重制度制定与基层实际的结合,逐步健全村规民约,确保一村一民约,把村民智慧集中体现在村级大小事务管理上。要深入宣传优秀传统文化,透过传统文化改变生活陋习,发挥好乡贤寨老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用乡贤寨老事迹感化百姓,激发群众对标先进,努力改变,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友善的村级文化氛围。

依托“法治”保障,拓展“善治”新模式。农村治理法治化建设的前提是着力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让村级事务管理者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农村事务,让农村群众学会遇到纠纷能从法治角度寻求解决之道。要在法律法规宣传培训教育上下功夫,利用村级道德大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农村群众培训场所开展好宣传好法律法规,特别注重宪法、民法典等核心法律法规的宣传。要在增强村民法律意识上下功夫,经常性推送法律宣传案例到村民家,注重结合身边事“麻雀解剖”式分析案例,从身边事入手垒起群众法治信仰之基。

突出“德治”浸润,挖掘“巧治”新办法。要全力推动村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村级法治广场,依托村活动场所开设文化讲堂和文化书屋,透过经典故事、典型案例教化群众,用好巧办法治理好美丽乡村。要大力推行“枫桥经验”,深化平安创建,遏制聚众赌博、攀比陋习,确保村级各类刑事案件不发生、民事案件不出村。要在淳化民风上下功夫,由村党组织牵头,大力宣传正面典型,选树村级孝老爱亲、诚信友善、致富能人等标兵,在全村形成强有力的正面引导,时刻以德治力量感化村民。


(杜永川)

(编辑:郭韦 排版:钟晓明 审核: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