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缝制背系,他们用双手编织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20-10-23 15:21:02
背系
是竹筐或竹背篓的背带
随着社会的发展
竹制的筐和背篓
逐渐被塑料、布制品替代
背系已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
但是
在马关城子村
几十年来
这里的村民们
始终守着手工缝制背系这门传统手艺
用灵巧的双手编织着自己的幸福生活
一把棕丝、一把剪刀及针线、一双巧手,加上些许时光,牢固、结实、经久耐用的背系便诞生了。大栗树乡腊科行政村城子村是马关县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你可能没听过城子村这个名字,但是你背过的背篓背系很可能就产自这里。
手工缝制背系在城子村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这里一年可以产出几万条背系,小小的背系不仅能承载背篓里的重量,更承载着城子村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从事30年手工缝制背系的村民侯登喜拥有一手精巧的缝制技艺,农闲时节他就在家缝制背系,收入不错。“我们缝背系,一年可以卖出几千对,除去成本,一年的收入还是有几千块,生活也是可以得到保障的。”侯登喜说。
在城子村村民的闲暇之余,缝背系也成了他们打发时间的“娱乐活动”,老人们脸上弥漫着笑容,边缝背系边聊天的画面成为了城子村温馨的画面。村民侯跃英表示,年纪大了,打不动工就缝点背系打发时间,有时可以几个老人约着一起缝,挺开心。
缝背系不只打发了城子村村民的闲暇时光,还成了城子村经济来源中的一部分。缝背系是一门手艺,作为有些老人不能外出打工的一种经济来源,缝一对背系的成本也就是两元钱,批发价是四五元钱,一年下来,家里人缝背系的收入也就是几千块,整个村小组缝制背系的收入大概是七八万。
几十年来
城子村的背系赢得了很多人的喜爱
村民们说
一直守着这门老手艺
不仅可以靠它赚钱
而且它还承载着城子村人的记忆
会把它一直传承下去
(马关融媒体中心记者:柏冰 谭倩 田桂菊 通讯员:罗爽)
(编辑:李云淑 排版:尹颖 审核: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