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合心合力,一家人用勤劳双手“变”出美好生活
发布时间:2020-10-27 17:10:29
在马关县有这样一户人家,他们积极发扬新时代“西畴精神”,将“苦熬”转变为“苦干”,将“坐等受穷”转变为“实干致富”,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幸福美好的生活。他们就是马关县大栗树乡大腻科村鲁正会家。
一大早,鲁正会就在养猪场里忙活开了,喂猪食、铲猪粪,一个个动作十分娴熟。据了解,2008年,鲁正会一家就开始大规模养殖生猪,年出栏肥猪100多头,期间有盈利也有亏损,但鲁正会都坚持了下来,并不断总结养殖经验。到2012年,鲁正会家有了一定的积蓄,于是决定扩大养殖规模,建起了3000多平方米的养猪场。
“我家从2008年开始养猪,现在已经有十多年了,养猪场一共有3000多平方米,最多可以养2000多头猪,现有700多头猪,今年猪肉价格比较好,收入比往年都高。”鲁正会说。
鲁正会的丈夫赖廷寿告诉记者,养猪是件又累又脏的事,但是这么多年来他们都坚持了下来。2015年,为了发展家庭经济,赖廷寿把猪场放手让妻子管理,自己投资种植滇重楼,空余时间也去场里帮帮忙。他说,当时种植三七的时候市场价格不好,现在种植了4年,滇重楼价格还算可以,收入能达到30万元左右。
鲁正会现在年纪大了,打算把多年积累的经验交给儿女,放手让孩子们去管理。女婿姚廷福在结婚前一直是外出打工,一个月工资只有两三千。婚后有了孩子,考虑到要照顾家里,他就回来和岳父母学习养殖生猪。刚开始觉得很难,但想着只要一家人能在一起,吃点苦也不算什么。
“我跟爸妈学习养猪3年多了,关于养猪的基础常识也了解得差不多了,以前在外面打工也不容易,现在回家了,家里的老人、孩子和老婆都能照管到,有空的时候还可以去山里干点活儿,现在家里老人想把养猪场转给我们,所以我会好好学习,努力让生活更好。”姚廷福说。
如今,儿女们的养殖经验越来越丰富,把养猪场管理得井井有条,还种有重楼等经济作物,一家人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美好生活。
等不是办法
干才有希望
愿鲁正会一家
在奔小康的大道上
越走越宽
(马关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谭倩 田桂菊 柏冰)
(编辑:唐雪娇 排版:龙俊贤 审核: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