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明白人、贴心人、带头人,大家眼中的刘昭颖

发布时间:2020-11-05 10:40:36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富宁县洞波乡坡令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刘昭颖,用实际行动将“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新时代“西畴精神”践行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他始终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秉承“倾情帮扶脱贫促发展”的理念,下足功夫在一线,苦干实干在前沿,发动群众搞生产,带领群众铺路架电修水谋发展,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中共党员、一名新时代干部的责任担当。

胸怀全局,迎难而上,无私奉献舍家人

2018年,是富宁县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时任文山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的刘昭颖,毅然放弃守在家人身边,义无反顾投身到脱贫攻坚第一线,主动报名到洞波乡坡令村驻村任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同年7月,因表现突出,被组织委以重任,兼任洞波乡党委副书记(挂职)、工作队长。驻村三年来,他始终坚守一线,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积极帮助争资引项,在他心里,装了洞波乡12个村委会的民情贫情,装住了坡令村507户群众2152人,却没有自己的家人。这一年,他家中的大女儿正在读高三,只因他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女儿经常很长时间看不到爸爸。

“爸爸,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宝贝,我争取这周末就回来,你要听奶奶的话。”

“爸爸,我问你哪哈回来陪我?我的学习跟不上啦。”

“爸爸现在在扶贫,还不得回去哟。”

“爸爸,到底是我重要还是那些贫困户重要呀?你再不回来,我连学习的兴趣都没有了。”

孩子稚嫩的声音和母亲的关怀,句句戳着他。家中大小事务没帮上忙,他深知自己成了家庭事务的“局外人”。2019年,大女儿高考失利,小女儿的学习滑坡,面对这一结果,刘昭颖自嘲道:“我教育好的学生无数,最差最坏的我都能教好,却没能在女儿们的学习上帮上忙。”得知母亲的身体越来越不好,却总是抽不了身回去照顾,更不用说按时给父亲的坟头添新土了。

好在,家人理解和支持他。随着脱贫攻坚深入推进,家人对刘昭颖的想法和看法也慢慢发生了变化,从不解到理解,从反对到支持。小女儿会自豪地说:“我的爸爸是一名扶贫工作队员,在帮助更多的小朋友,我很自豪!”学习上碰到难题,她就利用晚上打电话给爸爸一起交流。大女儿也深受爸爸的精神感动,不再因为高考失利而消沉,改了那任性的小脾气,再次到昆明复读班学习;母亲也很支持他,因为她知道儿子正在做他父亲生前一直坚持做的事。

以身作则,尽职尽责,当好政策明白人

刘昭颖的座右铭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他厚厚的笔记本上,工工整整、密密麻麻地记着群众的问题,记着村内需要解决的大小事务,甚至各村寨农户住房位置、平面图也画得明明白白,他对全村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如数家珍,在群众眼里,他就是坡令村群众的“大管家”。

因为对政策熟悉,对挂钩点熟悉,帮扶单位和洞波乡党委政府在制定扶贫政策时,总是喜欢听取刘昭颖的意见;碰到问题时,也总是喜欢找他协商;政策执行时,也很放心地让他去落实。在同事眼里,他是名副其实的“明白人”。

对扶贫项目,他对投入、产出、资金来源、过程监督等要素无不仔细考量,驻村三年,他共向州市场监管局和洞波乡党委政府提出扶贫建议100余条,争取帮扶单位、县乡和社会企业等各类资金145.5348万元,实施扶贫项目28个,其中重点项目16个,坡令村公共基础建设、产业发展、住房保障、教育扶贫、社会保障、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幸福超市等扶贫项目从构想逐步落实并发挥实效。

竭尽全力,大办实事,当好群众贴心人

“找刘书记,就能解决问题。”遇到难事,坡令村的群众第一时间总是想到刘昭颖。

为更好服务群众,刚到村上,刘昭颖就利用各种机会,虚心向当地群众学习壮话,从几个单词到一两句话,再到用壮话交流,在群众会议和交流中,他的壮话偶尔夹杂汉语或瑶语的不标准发音,在引爆全场的同时,也无形中拉近了同群众的距离。

群众更认可的是他帮助解决了一件件疑难问题。三年里,刘昭颖带着队友四处奔走,寻求帮助和支持。在坡令村林收小组建成甘蔗高产种植示范基地,引进甘蔗高产种植技术,提升土地甘蔗种植单位产出,2018至2019榨季全村甘蔗产量达到19000余吨,产值950余万元,实实在在通过解决产量增收问题,为群众挣到了银票子。通过“不等不靠、自立自强”的激励形式,组织当地群众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受损道路抢修,新修桥3座、大型挡墙3道、埋设排水涵管41根、疏通毁坏道路41千米,确保全村甘蔗按期得到砍收,守住了群众的钱袋子。通过实施住房安全达标建设和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组织当地群众积极开展住房安全建设,21户危房户不再住危房。通过教育帮扶计划实施,全村68人次贫困子女既“好上学”又“上好学”。通过玉弄新寨安全饮水工程实施,全村最后15户群众终结了缺水少水的历史。

一件件、一桩桩,结成了同群众的鱼水情谊,群众更喜欢听刘昭颖讲话,更愿意跟着刘昭颖办事。但凡村里群众有矛盾难以调解,总喜欢找刘昭颖解决;但凡村里群众有新想法,也总喜欢找刘昭颖唠嗑拉家常;但凡进村工作的其他队伍,也总喜欢找刘昭颖解决遇到的问题。

奋勇争先,带动全盘,当好队伍带头人

“给你200块钱,我把这个乡扶贫队长让给你。”身心俱疲时,刘昭颖总是这样调侃身边的同事。而收到的都是大家回答“我给你300块钱,还是你当队长吧”这一句。

在急难险重问题面前,他总是冲在最前面,把安全留给队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面对万般抵触医学隔离观察、情绪激动的武汉务工归乡发热病人吴某,他冒着危险,带头入户做思想工作,最终说服吴某按规定就医隔离观察;在疫情防控卡点上,他坚持同全乡驻村队员同吃同住,主动在寒夜替队员值守夜班,连续奋战30余天,守护住5个村委会2万余群众生命安全;在复产复工期间,他又带着队员们逐家逐户走访,向当地群众讲解复工就业政策,解决实际困难。

“刘昭颖是个好领导,更是一个好大哥,他总是在危险中冲在前,时刻都在用臂膀保护我们这些驻村工作队员,他坚持学习在前,时刻用不同的方法引导我们正确地与当地群众打交道,跟着他,总能学到很多东西。”驻村工作队员的谈话中,总少不了对刘昭颖的赞美之词。

“不把乡亲们工作干好,我绝不收兵!”如今,虽然富宁县已顺利通过脱贫成效第三方评估检查,但在刘昭颖看来,后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当大家都还沉浸在脱贫的喜悦中时,刘昭颖却一心扑在坡令村脱贫退出后成效巩固和乡村振兴构思中,他用实际行动积极践行了“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新时代“西畴精神”,他虽然一度被家人视为局外人,在同事眼里却是个政策明白人,在群众眼里是个贴心人,在队友当中带头人,是新时代“西畴精神”忠实践行者。

(赵仁琼)

(编辑:李云淑 排版:龙俊贤 审核: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