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谁都不想去的老梁箐,变得让人不想走了!
发布时间:2020-11-24 15:42:30
这是一位网友再访老梁箐时写下的感慨:老梁箐之穷,山石之多,曾让人闻之色变。如今,村里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走,跟着他去看看。
维摩“山城”老梁箐之旅
天稍微亮,朋友王永芳来电话了,说要去砚山县维摩乡老梁箐村搞桑蚕养殖培训,问去不去?
我说:“走路去啊?我不去,车又去不了!”
“车可以进村了。”
“你吹牛吧!”
“不如我们打个赌,包你的车直通寨子。”
“万不可能的!”
“我们打个赌,谁输了要当老梁箐村建设的志愿者哦!”
“好。”
老梁箐在我的记忆里,挥之不去,忘之不却,依然记忆犹新。2002年我到斗果小学任教,担任教导主任,多次去老梁箐的感悟就是牛车半通不通,最通就是“11路”——步行。
老梁箐真可谓是个穷山恶水之地,石头用之不竭,找不到一个小篮球场的容身之地。那个时候,斗果是老梁箐去维摩乡政府20多公里的必经之路,老百姓进出的运输都比较艰难,牛车是主要运输工具,连自行车和摩托车进出都比较困难,更别提四轮的汽车了。
进村的路上怪石嶙峋,猪头似的石头尖牙利齿露出狰狞的面孔,落差较大,路的边缘就是万丈深渊的凹塘,一不小心就有车毁人亡的危险。直到2008年,全村才有一辆摩托车。
过去,村里多数人家的房子都是石墙,相当一部分人家的墙都没砌满,有的人家一个石头扔进去都打不到一个值钱的家什。多数房子都建在石头上,把柱子立在石头上,盖上瓦片,先有个遮风挡雨的住处,然后才考虑处理房中的巨型石头。
在房里爆破石头,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却还能做到瓦片不受损。石头可做灶台、餐桌,最不可思议的是打成石水窖。听说2017年以前,有钱买小车的人家也开不进村,就是开进村了也没有停处。寸土寸金的老梁箐家家户户的地基都是爆破平整出来的,户户进家路都是石阶梯。
话分两头。我带着疑惑不解随同朋友前往老梁箐。从干河乡红舍克村一路前行,一路颠簸,浑浑噩噩。我本来就带着情绪,内心本不爽,车到站一刹车,我两眼朦胧,打开车门,睁眼一看,竟然顿时眼前一亮,豁然开朗,进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我站立山垭口上,一动不动,找不回我的记忆,好像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一排排井然有序的房屋矗立在山腰上,亭台楼阁尽收眼底,四周群山环绕的湖面微波荡漾,倒映在湖面的青山白云在眼帘中波动,蜿蜒曲折的环湖路犹如高架桥连通四周的农户。
斜阳西下,茶余饭后,老人提着鸟笼在湖边溜达散散步,还可以跳跳广场舞;年轻人打打篮球,也可以悠哉乐哉围湖四周跑几圈,真是个绝佳的修身养性之地。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在徐徐晚风中享受大自然赋予的纯净空气,聆听百鸟争鸣,观赏花鸟蝶飞,这样美到令人窒息的境界,好像进入了秘境。我在村子里穿梭,行若无事地拍着照片,不必担心哪家的恶犬突然窜出来,我不停地拍照,不知不觉间,一见钟情之感油然而生。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在村子的环湖路上悠哉悠哉地散步,这以前和其他村寨天壤之别的差距,现在已经荡然无存。今天我能在这经过巨变才拥有的篮球场上散步,深感荣幸。
夜幕降临,群星闪烁,我漫步遥望星空,近看村寨璀璨的灯光,令我如痴如醉,流连忘返。岸边灯火通明,倒影水中,湖水悠悠,夜风轻拂,一洗世间烦恼。云流影清,流光溢彩,灯火与群星交相辉映……我简直被这夜晚的美景迷住了,好像在仙境般,无法让自己在如此美景中醒来。
我爱上老梁箐了!这里以石为家,石中取卵,卵中生蛋,蛋中生子,子子孙孙,世代相传。
后记:老梁箐的现在和过去,天壤之别。这种可喜的变化,离不开几个年轻村干部的通力合作,他们践行“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舍小家顾大家,带领群众修路、发展产业、提升人居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越来越好。谢谢他们!

(网友“逆流的鱼”)
(编辑:侯佑琴 排版:钟晓明 审核: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