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七城创建”之文明城市系列报道⑥ | 丘北县:凝心创文 醉美丘北
发布时间:2022-04-28 15:40:12
丘北县按照“一套体系管全局、两大攻坚强硬件、三管齐下实责任、七项举措浓氛围、两个共治提颜值”的“12372”工作思路,实干苦干,用心创文。
“一套体系”管全局
一个机构强统筹。成立县委书记、县长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实行处级领导负责制,由县处级领导挂包网格责任区,示范带动创建,并及时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先后召开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动员会、调度会、培训会等20次,为创文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一套班底抓协调。由县委副书记全面统筹,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牵头负责,抽调精干人员组建创文工作专班,常态化抓好日常事务协调。
一个方案明职责。制定丘北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三年工作实施方案,将县城7个社区、1个行政村划分为91个网格“战区”,实行统筹调度、挂图“作战”。37名处级领导“挂帅出征”,110个网格包保单位同向发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一套标准严督查。细化完善创建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将99项测评指标分解到各职能部门,明确工作任务、责任单位及完成时限,纳入日常督查检查,实现工作范围全覆盖、管理责任全闭环。
“两大攻坚”强硬件
实施城市更新提升工程。实施市政道路改造、污水处理扩容、城区旱厕消除、清扫保洁能力提升、垃圾处置规范、农贸市场管理、河道湖泊治理、绿化美化亮化、公共洗手台建设、智慧化管理等十大民生工程,修补破损路面5.2万平方米,城区污水管道改建9.8公里。改造扩容县城污水处理厂1座,提升改造城区公厕69座、消除旱厕38座,新建垃圾中转站2个,更换添置垃圾箱(桶)5000个,新建垃圾亭205座,改造垃圾处理厂1座,提升改造4个农贸市场,治理河道11.6公里,新建洗手设施717座,建成智慧城管系统1套,建成区新增绿化面积321.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5.41%、亮灯率达96%。
实施城市环境整治工程。聚焦重点路段、废品收购、架空线路、交通秩序等重点区域开展“十项整治”,对7个社区和1个行政村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排乱倒、乱贴乱挂、乱占乱堆、乱放乱养等“十大乱象”进行综合整治,共治理乱停乱放行为近5000起,整治违规占道经营摊点6350余个,完成绑扎光缆5万余米,清理整治“牛皮癣”小广告4万余处,拆除“两违建筑”6000余平方米,清理裸露垃圾6.8万余吨。
“三管齐下”实责任
强化培训。选派创建重点单位相关人员参加州创建文明城市培训会,组织全县各相关创建单位开展创建培训,深入学习创文经验,着力提升创建工作能力。
完善派单。根据工作调度发现问题,及时汇总、梳理清单,从氛围营造、入户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等方面及时向涉及单位派单,督促整改落实,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指标,推动形成创建工作“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的工作格局。
抓实整改。正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进度慢等文明城市创建的短板问题,及进整改,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6个分中心、12个乡(镇)实践所、101个村(社区)实践站组织机构管理信息采集录入工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平台实现数据与省州互联互通。
“七项举措”浓氛围
拍摄一组片子。以创建文明城市为主题,创作拍摄《我们都是主角》《文明丘北我们携手共建》《讲文明树新风文明生活我先行》等公益宣传片、短视频30余条(片),并在全网进行推送。
设置一个专栏。在《丘北新闻》和云上普者黑App长期开设“文明实践中心”专栏,及时宣传报道创文重大举措,深入报道创文工作进展、典型做法、工作成效。在丘北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未成年人保护、文明交通、文明经营、文明礼仪、垃圾分类等公益广告,引导市民养成文明习惯,形成抵制不文明行为的广泛共识。
开设曝光台。在云上普者黑App开设《不文明行为曝光台》专栏,研发“不文明行为随手拍”微信小程序,对城市管理、重点场所、重点行业中存在的不文明现象进行舆论监督,并跟踪报道督查督办情况,每周一期,对市民不文明行为等进行集中曝光,促进城市管理规范有序和市民文明习惯养成。
制定市民公约。制定出台《丘北县市民公约》,通过云上普者黑App、抖音、快手、视频号、电视等方式向全社会进行宣传。
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持续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通过学生向家长及身边人宣传“创文”知识,用不随手丢垃圾、文明过马路、文明用语等看似微小的文明行为影响身边人。
开展“敲门行动”。组织志愿者到挂包网格区挨家挨户宣传文明创建知识,向群众讲解创建文明城市的相关内容,解答群众关心的事项。2021年度,累计向各级各部门发放手册、画报12.3万册,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开展系列文艺文化活动。利用文化“五进”活动,把创文宣传融入文艺表演,让群众在开心快乐中了解创文知识。调动全县各文学艺术协会组织,发挥作用,运用多种方式宣传、参与文明创建。
“两个共治”提颜值
城乡共治展新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建设无害化卫生户厕20431座、公厕263座;为乡、村、组三级配备垃圾箱1026个、垃圾桶9860个。
点面共治齐发力。在锦屏镇河外村开展“美丽家园”示范创建试点,全面规范家禽圈养、犬类拴养,“牛羊出门把粪扫,城乡凸显新面貌”已然成为现实,示范引领全县实施“红榜村”打造及“擂台PK赛”评比。全县1262个自然村全部达到“红榜村”标准。
(来源:州文明办)
(编辑:陈慧 排版:尹颖 审核: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