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打好强边固防战役 推进“智慧边境”建设

发布时间:2021-10-13 09:32:52  

富宁县推进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纪实

滇南边陲,国之藩篱。在富宁县田篷、木央等抵边乡镇,凝聚着一股巨大的力量,那就是各族群众齐心协力打好强边固防战役,全力推进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筑牢边境防线。

自开展强边固防工作以来,富宁县坚持“人物”同防、“技防”优先的原则,采取“固定堵+流动查+信息支撑”措施,在重点边境地段、非法通道、便道、小道全线建设临时性物理拦阻设施,并在边境通往内地的重点路段设立固定缉查点。加快推进“智慧边境”建设,在抵边村寨、出入境通道、便道,加快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等科技信息化技防设施设备的建设安装。组建专业护边队,对边境进行全时段、全天候、全覆盖的巡逻管控。

田篷镇牛棚村433号疫情防控卡点是该村抵边的第一道防线。这里山高路窄、海拔落差大,加上气温变化异常、日夜温差大,值守条件非常艰苦。记者看到,夜间,一旦有边民经过这里,防控报警装置便会鸣响,卡点突击队员们提高警惕性,认真查验,决不放过任何一处疑点。牛棚村党支部书记罗金告诉记者:“牛棚村离边境很近,过去,走亲戚、串门的边民较多。所以,我们对人员进出防范得很严。”罗金说,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牛棚村有两名年轻村干部主动承担守卡任务,他们每天带领大家值守、巡逻,工作非常辛苦。现在,富宁县边境一线已形成全民防守态势,放牛就是巡逻、栽种就是站岗,村村寨寨筑起了防疫堡垒。

实施网格化管理,是木央镇木贵村开展强边固防工作中的一个亮点。木贵村按照“党组织引领、支部书记带头、党员干部冲锋、群众全员参与”的工作思路,将疫情防控、返贫监测、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形成“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难在格中解”的工作格局。该村以常住人口为基础,以村小组为单元,将5至8户划分为一个微网格,并明确一名网格员负责管理,实现全域覆盖,全村425户村民共推选出网格员54名。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木贵村通过巡查村里、召开村组会议,在微信群、QQ群发相关信息等方式,向村民了解民情民意、收集信息。网格员把村民反映的问题如实登记向网格长汇报。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对村内各类矛盾纠纷、信访隐患及重点人员进行拉网式排查,形成工作台账。利用普法宣传、矛盾纠纷化解等业务培训,对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上级网格长,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处理。同时,网格员对已处理的矛盾纠纷采取“常回访”的形式,实时掌握了解矛盾双方的思想动态,把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排查等工作落到实处。

建立各级网格责任清单和运转机制,界定网格员职责权限。同时,以矛盾纠纷排查、惠民政策宣讲、基础信息收集等内容为学习重点,对所有网格员进行集中培训,进一步提升其综合素质和为民服务能力,对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及时协调落实。每天下午4点在网格QQ群里反馈返乡及外出人员信息、网格区域等情况,特别是当村内进入陌生人时,网格员立即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向网格长报告。

据了解,木贵村实施网格化管理前,村干部每人平均管理几十余户村民。实施网格化管理后,形成微网格与村级和镇级之间的有效联动,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服务,充分调动网格员和村民互动的积极性。同时,网格员使用通俗易懂的民族语言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党史学习教育、强边固防工作等,力争把木贵村建成产业兴、边民富、环境优美的边境村寨,把疫情堵在境外。


(记者:林浪平)

(编辑:刘梅 排版:钟晓明 审核:李云淑)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