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喜迎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创业之花开遍壮乡苗岭
发布时间:2021-11-16 19:13:01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财富之源。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改革开放相对晚,因此,文山人民发展的劲头更大、创业的激情更高。近年来,在文山这片红土地上,处处洋溢着干事创业的热潮。从退役军人到高校毕业生、从村民到市民,个个为美好生活努力奋斗,文山州从农业到工业、从乡村到城市,处处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近年来,文山州人社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为文山跨越式发展提供创业创新支撑。2016年至今,全州6县(市)累计建有创业平台13个,其中5个创业园、3个众创空间、4个校园创业平台、1个孵化示范基地;省级创业平台12个,州级创业平台1个,经营面积5万余平方米,可容纳创业团队940个。争取省级补助资金1040万元,州级补助资金109万元。累计吸引924个项目,孵化出园企业451户,孵化成功企业372户,孵化成功率84.48%,带动5289人实现就业。
创业孵化平台发挥带动作用
“创业孵化平台发挥了很好的带动作用。比如丘北、广南、富宁这3个县,我们每年举办创业大赛,要推荐优秀创业人员参赛,他们就不愁。文山现在的创业氛围越来越浓。”说起创业平台,文山州公共就业人才局副局长张邦旭娓娓道来。
位于广南县南屏镇马街村的广南斯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食用菌制种等科技研发,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菌棒再生资源转化,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推广等。构建“公司+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基地+农户”模式,辐射董堡、黑支果、莲城等乡镇,核心种植基地800亩,带动300多户拓展种植面积1000多亩,年产值约3000万元。配套建设有斯缘食用菌研发基地21亩;食用菌菌棒加工厂18000㎡,日产量6000棒,年产菌棒200万棒,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每年提供农村劳动力就业32850人次。“2019年成立了合作社,一路走来都离不开文山州青年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指导、支持。”谈到公司发展,斯缘公司董事长鲁芝敏感激地说。
大学生创业大赛助力“双创”
2017年9月16日,首届文山州“青年梦·赢未来”大学生创业大赛在文山学院举行。此后,2018年、2019年分别举办第二届、第三届。虽然2020年因疫情中断,但年度创业大赛已成为文山广大创业者期待的盛事。今年,第四届大赛于9月17日如期举行,共有66人报名、56人参赛。
“因为疫情,去年没有举办创业大赛,但我们接到很多咨询电话,都在问为什么不办?今年活动通告一出来,报名人数比往届更多了!”文山州公共就业和人才局高校毕业生服务科科长谢迎春介绍,举办创业大赛旨在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就展示平台,激发“双创”活力,让有创意、敢做事、能励志的大学生唱主角、展风采,引导他们主动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增强他们创业创新意识,激励更多青年投身创业实践,勇当创业先锋,以创业更好地带动就业。
丘北县归根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魔芋产业链开发的农业创业公司,自有基地面积5700亩,带动1000户农户参与种植,总面积1万亩,吸纳200余人就业,目前实现收入1.3亿元。公司创始人李杰昱既激动又感激地说:“2018年参加州里的创业大赛,我获得二等奖,非常荣幸,这是对我创业极大的鼓励。”
李杰昱的创业历程是文山州千万个创业故事之一,文山州“青年梦·赢未来”大学生创业大赛举办以来,共有210名大学生参加创业大赛,148名大学生分享了408.7万元创业奖励。通过创业大赛引领作用,全面展示文山大学生的创业才华,也支持、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梦想。
创业贷款助“鸟”飞
“你们解了我燃眉之急。”云南鸵鸟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戈志鸟感激地说。
戈志鸟从师范学校毕业后从军,2007年退伍后,到文山一家装饰公司做学徒,一步一个脚印,掌握一技之长后开始单干,成立装饰公司。从租房到拥有自己门面,戈志鸟在文山站稳脚跟,还把兄弟、父母都接到文山工作、生活。公司步入正轨,戈志鸟未忘社会责任,去年脱贫攻坚,他捐款3万多元支持家乡公益事业。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么多年走来,在我非常艰难的时候,向人社部门申请了创业贷款,总共借了3次,第一次4万,第二次30万,今年又借20万。从最初我一个人自己做,到最多的时候有40多个员工,创业贷款可以说解了我燃眉之急,帮我渡过了难关。”戈志鸟无不感慨地说。
戈志鸟是5年多来文山州人社部门支持的2万多名创业者之一。近年来,文山州人社系统始终坚持把创业贷款发放作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抓手,认真履行牵头部门职责,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优化工作流程、简化贷款办理手续、加快贷款发放进度、强化后续跟踪管理服务等,大力扶持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返乡创业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2016年至今,全州共发放创业贷款32.04亿元,扶持24022人(户)创业,带动吸纳72079人就业。
及时快捷服务创业者
“咨询好后,我直接带好资料过来办,10天就把贷款办下来了,20万的创业贷款,真的没想到会批得这么快!”黄磊高兴地说。他在文山市创办有两家汽修厂、一家从事苹果和生姜种植的农业公司,公司发展中遇到资金周转难题,人社部门及时给他提供了创业贷款支持。
黄磊高中毕业后到上海打拼。为了离家近可以照顾家人,他放弃了大都市的生活回到文山上班,后来决定自己创业,创办了汽修厂、投资了农业产业。目前,他在文山市薄竹镇有200亩苹果种植基地、德厚镇有150亩生姜,聘用员工40多人。对未来发展,他信心满满地说:“拼搏到无能为力,努力到感动自己。这句话说得非常好,我虽然从农村出来,但只要敢想敢拼,相信一定会成功!”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新时代“西畴精神”在文山创业者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文山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实现跨越发展,需要领导干部不弃不馁、敢闯敢当,也需要广大群众不怨不艾、敢拼敢干,唯有干部群众携手创业,才会实现日月换新天。
(通讯员:韦乃岸)
(编辑:曾炜炜 排版:龙俊贤 审核: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