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之干 | 广南高峰牛不仅是“牛”气冲天……
发布时间:2021-12-09 10:43:38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关于推介2021年全国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的通知》,由上海市推荐的《广南高峰牛“牛”气冲天奔进上海市场》案例入围2021年全国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名单,再次打响广南高峰牛品牌。
广南高峰牛也被称作“文山牛”,是文山州世居少数民族经过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培育形成的役肉兼用型文山黄牛。12月8日,记者走进位于广南县珠琳镇甲板村的云南牛旭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广南高峰牛1号养殖场看到,在管理人员的指挥下,上百头高峰牛走出厩门,悠悠走向附近草地觅食。
公司董事长刘毅介绍,公司基地分别位于珠琳镇甲板村和旧莫乡板榔行政村里举村,占地面积2.3万亩,现有标准化牛舍1.36万平方米,多年生人工草地8000亩,现存栏高峰牛1668头,投产后累计出栏5681头,实现销售收入5920余万元。目前,公司正在实施第三期工程,计划建设标准化牛舍3万平方米,养殖带犊母牛2000头。
据了解,广南高峰牛适应本地气候环境和抗寄生虫病能力很强,且牛肉膻味小、香味足,通过标准化的育肥饲养、屠宰加工以后,能够出3A级以上的雪花牛肉。为了保障品牌质量和种源供应,该公司利用牧场绝佳的自然条件进行科学饲养,既保护了草场生态,防止水土流失,又从源头上保证了广南高峰牛的优质草料资源。目前,该养殖场的牛肉主要是以鲜肉的形式销往华东、华北地区,平均价格在140元/公斤,平均每出栏一头牛利润有2600元至3200元,2020年公司实现利润360万余元。
珠琳镇以兔行政村普木村小组村民秦朝芳夫妻二人今年56岁,前几年两人均在广东务工,为了方便照顾家里80多岁的母亲,两年前他们决定回乡,目前在公司1号养殖场长期务工。“我们在这里工作了近两年,收入还不错,平均每人每月有3000元工资,还供吃供住,很方便。”秦朝芳说,养殖场离家20多公里,两人平时骑摩托车回去1个小时左右,在养殖场务工既有收入,又能照顾家里,比起在外打工方便安稳多了。
目前,有14名周边村民到该公司长期务工,每个工人月平均收入为3000元。公司还会临时聘请周边村民到基地为草地施肥、除杂等,每年聘请临时工人支出30万元左右。
近年来,高峰牛养殖带动了周边7个村子的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提供青贮玉米、高峰牛订单生产等方式参与产业发展,促进村集体经济和农户产业增收。2020年,项目采取“村集体(村党组织)+公司+基地+建档立卡户”的合作模式,投入资金建设牛舍、青贮窖、草料棚等生产设施和附属设施,形成的固定资产归村集体所有,由村集体租赁给公司经营管理。截至目前,公司累计带动旧莫乡、珠琳镇2695户农户发展产业,村集体和农户增收238.23万元。
(“文山之干”主题采访组)
(编辑:曾炜炜 排版:张振飞 审核: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