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文山之干丨边境线上小康村的蝶变

发布时间:2022-01-06 16:23:02  

上寨村小组位于祖国西南边陲,地处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田蓬镇下寨村,与越南隔河相望。昔日的上寨村,由于饱受战乱之苦,群众流离失所、土地荒芜,温饱生存问题成为他们当时的第一大问题,在此情景下,20世纪80年代村里老党员廖世敏等人开始探索杂交水稻、小春示范种植,自筹资金到富宁开展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学习,带领上寨村小组种植的杂交水稻和小春实现“吨粮田”,即年均亩产粮食超过2000斤,廖世敏也因此在1991年被云南省委评为“云南省青年星火带头人”“云南省工人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积极分子”。由此,开启了上寨村从战乱贫穷向小康村的蝶变。

抓党建、强组织,边疆党建成效多点开花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上寨村紧紧抓住基层组织建设、乡村振兴人才等关键要素,将推动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作为带动群众发展的首要任务,在实施优秀回引人才培养工程中,动员本村在外经商办企业的廖世兵、廖唐忠等人返乡创业,发展产业,通过开展“双强双带”“一对一”结对帮扶等机制,上寨村把贫困户、一般户、产业散户列出来、分开来,实施“十户一带”,由大户、党员对其进行政策传导、产业带路、销路牵手,从而实现全村在产业发展上有“着力点”、“爆发点”,形成成熟一个、培养一个、带动一片、带富一方的示范效应。目前,上寨村62户群众自己开办有公司的就达5家,成立种养殖合作社4家,有18个工程队和80名设计、建筑技术人才,该村也成为田蓬镇乃至富宁县的一张名片。

谋发展、强基础,党建与发展双推进同频共振

“一人富不算富,群众富才是富”。上寨村群众完美诠释了“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以“不丢荒一寸土地,不落下一户群众”的思路规划产业发展,采用“长短结合,林上棚下结合”的方式,打造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形成了“棚内经济+林上经济+庭院经济”的产业布局,呈现出了上寨村“棚内有中草药、树上有苹果梨、林下有生姜、院外有八月瓜”的百花齐放景象。以“中草药”种植为代表的棚内经济:针对中草药种植周期长,日常管护成本高的特点,上寨村采取“合作社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群众提供土地和管理服务”的方式动员群众开展中草药种植,其中合作社占51%收益,群众占49%的收益,此举既解决了中草药先期投入成本过大,群众不敢试、不敢闯的问题,也降低了合作社后期管理的成本,同时双方以占股的形式合作也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以苹果梨种植为代表的林上经济:为充分发挥土地的利用空间和利用率,上寨村在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于2016年整合荒山荒坡和闲置土地1000余亩开展苹果梨种植。为改变以往产业发展由政府主导、群众被动参与的局面,他披梨种植模式采取群众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并共同管理的方式进行,即采取“大户办社、群众入股、政府扶持、支部组织”的方式,由合作社统一采购苗木、统一提供技术推广、统一管理培训、统一种植标准、统一采摘回收。群众通过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免费获取种苗,由党支部负责帮助合作社引导群众种植和回收,群众采取自主栽种、自主管理、自主收益的方式种植,充分调动了全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以八月瓜为代表的庭院经济:为切实利用好房前屋后土地,同时打造干净整洁的村内环境,上寨村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在各家各户房前屋后栽种集观赏、食用、药用价值于一身的八月瓜,在村周边栽种以稻谷、生姜为主的农产品,形成了院内八月瓜、院外稻谷生姜遥呼相应的美丽乡村、美丽经济。同时,为切实规范产业发展路径,上寨村及时成立富宁上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做好产业布局的顶层设计,做好销售市场的对接和产品的开发、风险控制。目前,上寨村重楼种植203亩,石斛种植400亩,黄精种植65亩,苹果梨种植650亩,生姜种植600亩,三豆根种植25亩,八月瓜示范种植5亩,金银花示范种植5亩,实现户均产业达到31亩,按三年的发展期,预计到2024年将实现上寨村产业经济破亿元。

建体系、强自治,村民自治和谐稳定硕果累累

上寨村坚持以“产业富民、服务便民、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为目标,在成立“三资”管理委员会的同时,自发组织建立了“三方协同基层治理、双向选择微网格、志愿服务一站结”的多元共治格局,使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协同推进。构建三方协同的基层治理体系:在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带领群众发展产业的约束基础上,坚持“先说断后不乱”,依法依规制定村规民约,盘活村内资源、资产、资金,用利益联结的办法调动入股村民参与管理、监督,形成“村组干部+‘两新’组织+村民”三方共治管理格局。构建党员、村民代表与群众双向选择的网格管理体系:建立“1+1+X”双向选择网格化管理体系(即由1位党员和1位村民代表联系8-10户村民组成网格),每一格网格按照党员由支部选派、村民代表由群众民主推荐和网格成员自愿选择所在网格的原则,推动基层网格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网格成立后,由党员和村民代表对所包户进行政策宣传、信息传达,及时收集村民的意见建议,提高村民对村务治理的知晓度和参与度,确保每一格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及时预警和及时反应。构建“志愿服务一站办”的服务体系:上寨村在坚持“四议两公开”的基础上,提倡“民事民议、民事民管、民事民办”,组建村民志愿服务站,号召募集村内各领域人员登记报名,将成员按照各自擅长的领域组建为群众办理日常事务的行政事务服务团、政策法规宣讲团以及专门对村内有争议的家事、村事进行评判决策的乡贤参事议事团等队伍,以志愿服务、法规服务、道德评判为抓手,打造群众办事有地方、群众有疑惑能解答、群众有困难能解决的志愿服务站,切实为群众提供服务。通过村民自治,积极发挥群众的主动性,由村民筹资筹劳完成村内道路硬化1200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70盏、建设挡土墙1500平方米、硬化450平方米活动广场,自主修建产业路3公里、自建水池20个、安装水管7万米,完成了村小组的全部串户路道路、产业道路全硬化。特别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全村未发生一起治安案件,无一例越级群体上访,群众满意度达到100%,村民的安全感显著提升。

今日的上寨村,借势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乡村振兴计划,通过党带人、人带村、村连村的“苦干、实干”,产业发展百花齐放,村民自治环境优美,实现产业活起来了,规模大起来了,布局密起来了,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精神实现了边境战乱村向现代化边境小康村的蜕变。

(乡村振兴指挥部提供)

(编辑:刘梅 排版:李法楠 审核: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