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之干丨打好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
发布时间:2022-02-25 10:10:29
通过学习州委书记陈明的主题报告,我进一步加深了对文山经济发展各领域存在问题的认识,特别是对全州生态环境领域风险更加明晰,坚定了打好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下步工作中,将做到以下几点:
转变观念,提升环境行政审批效率。围绕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约束性要求,全力支持项目开工建设。做到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创新推进环境保护“双册”“双告知”机制,积极发挥环评小分队作用,深入全州重点项目现场为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相关技术政策法规的咨询服务,把问题有效解决在评审前,确保一次受理一次通过审批。提高效率,依法审批。对“四个一百”、“三个三十”和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等重点项目,实行环评动态管理和联络员制度,指导建设单位及时组织开展环评,研究解决可能存在的审批制约因素,做到行政审批规范严谨、技术复核准确严谨,确保环评文件客观。守住底线,严控风险。充分汲取“杞麓湖”教训,高度重视环评事中事后监管,更好地发挥环评制度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作用。
转变工作方式,强化生态环境质量监管。精准治污,打好蓝天保卫战。科学划定露天禁烧重点管控区,加强秸秆禁烧管控,有效提高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加强城市扬尘综合治理,对重点管控的城市建成区,投入雾炮车、洗扫车、洒水车、清运车等设备,通过循环洒水、喷雾降尘、及时清运等措施,进一步降低道路扬尘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科学治污,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推进“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乡镇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开展好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依托文山州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一网通办”。结合环境执法、抽查检查等措施,将审批的入河排污口纳入生态环境日常监督管理,提升排污单位入河排污口规范化管理水平。依法治污,打好净土保卫战。制定净土保卫战整体规划,对“6+1”重点行业企业关闭搬迁疑似污染地块全面排查,强化尾矿库环境风险排查整治,督促企业完成尾矿库环境风险自查自改。积极推进典型尾矿库污染防治试点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的编制、项目审查入库和历史遗留尾矿库调查评估与风险管控实施方案的编制等工作。
提高站位,落实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全力抓好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督促各县(市)、各有关部门对牵头负责的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开展复核复查,确保所有反馈问题按时整改到位。扎实做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下沉督察和交办问题整改工作。抓好以“一湖一河”为重点的流域治理。成立“一湖一河”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专班,统筹推进普者黑湖流域和文山盘龙河流域综合治理各项工作。严密跟踪普者黑湖和文山盘龙河水质监测情况,深入流域上下游踏勘调研水体污染因子,及时通报发现问题和隐患。
加强效能建设,锻造生态环境铁军。搭建“实操平台”,建设达到西部二级站标准以上中心监测站,为全州生态环境监测提供“实操平台”保障;搭建“提升平台”,在项目编制、管理、评估等领域培养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其后备人才,加大技术指导和能力规范化建设力度;搭建“展示平台”,加强与其他州市地区对比,加快推进全州专业技术建设提质增效。组建监测、评估分析、项目谋划等技术支撑团队,定向培养专项业务人员,努力打造一支专业素养高、涉及门类齐全的生态环境专业人才队伍。组织汇编生态环境系统工作规范,围绕环评审批、执法监测、排污许可等工作重点,推动生态环境工作规范化建设。
(陈艳波)
(编辑:刘梅 排版:李法楠 审核: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