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之干丨抓重点破难题补短板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发布时间:2022-02-25 10:11:45
结合“文山之干”解放思想大讨论专题研讨班上的内容,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以“文山之干”举措努力做好教育工作。
教育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最焦虑、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州委、州政府已经研究了文山教育高质量发展十二条措施,提出了要确保文山教育“一年有进步、三年上台阶、五年大变样”的目标。文山教育怎么干?我认为要从抓重点、破难题、补短板做起。
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州教育发展与群众的期盼和需求还有较大距离,存在较大短板,突出问题表现在:师资不足、质量不高现象严重;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硬件设施配套不完善;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理念尚需进一步解放。
为推动文山教育高质量发展,针对我州教育存在问题建议:
优化功能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近年来,我州转型发展和棚户区改造力度较大,新建小区和拆迁安置小区的幼儿园和中小学义务教育规划与建设应同步进行,优先保障,严禁教育规划用地被挤占挪用。
增加教育投入,严禁挤占挪用教育经费。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共建的教育投入格局;出台完善配套措施,建立吸纳激励机制,加大对各类教育建设投入力度。
坚持“招进来”、“留得住”两手抓人才政策,全面充实和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在财力投入、政策支持、激励机制等方面向教育适度倾斜;每年有计划地招聘急需专业技术教师和青年教师,充实师资队伍,优化师资年龄结构;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方式,加强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留住本地人才。
立足文山实际,全面加强和提升职业教育。要把职业教育与文山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强化品牌建设,建强实训基地,优化师资结构,统筹专业设置,按需培养人才。
激发教师的荣誉感与自豪感。运用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状。建议政府加快出台教师激励措施,落实经费保障,完善学校考核机制,及时兑现绩效奖励,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推动教育良性发展。
(秦丽云)
(编辑:刘梅 排版:李法楠 审核: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