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之干 | 剥隘镇“五个聚焦”打造乡村振兴新蓝图
发布时间:2022-03-14 11:01:54
近年来,富宁县剥隘镇立足于镇情,紧紧围绕“党建引领、产业谋划、人才培养、基层治理、环境治理”总战略,以“五个聚焦”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精准落地、高质见效。
聚焦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坚持抓党建作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严格落实“第一主题”制度,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的重要内容,组织党员干部全面系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持续深化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年度述职和党建联系点工作制度,压紧压实实各村(居)党总支书记抓党建主体责任,确保各村党建工作落地落实。定期召开基层党建重点任务分析研判会议,对工作推进较好的村支部进行表扬,对软弱涣散的村支部采取约谈,并按照“四个一”整顿要求,因村施策制定整改方案,不断推动支部工作规范化、组织建设标准化、作用发挥制度化,为乡村振兴发展凝聚合力。目前,共召开分析研判会议4次,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1个。
聚焦产业谋划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结合便利交通区位和独特自然资源优势,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提质甘蔗、芒果、油茶等主导产业,拓展魔芋、青柚、牛蛙养殖、小种鸡、百香果、绿色蔬菜等新兴产业;积极探索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动员驻村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发挥才智,参与制定村集体产业发展规划,交流研讨“谋”发展路子;每年定期组织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两代表一委员”外出考察学习,探索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全镇种植甘蔗2.6万亩、油茶2.34万亩、芒果1.6万亩、商品芋60亩,建成130亩牛蛙养殖示范基地,养殖牛蛙40万尾。
聚焦人才培养配强乡村振兴“领头雁”。以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为契机,对各村人才进行摸底,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库。从年轻党员、毕业大学生、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中优中选优,建立、摸排村干部后备力量工作台账,对重点人员进行培养,引导其积极投身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为下一步引领乡村振兴发展增添强劲的内生动力。同时,注重强化群众技能培训,通过举办培训会、“农函大”等形式对农村劳动力进行种植、养殖、劳务输出技能培训,并提供个性化服务,搭建科技平台邀请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到田边地坎进行现场指导。目前,选出优秀退役军人50人、大学毕业生23名、农村致富带头人34人。
聚焦基层治理发挥乡村振兴“新动能”。通过在8个村(居)委会设立矛盾纠纷调解室、信访接待窗口、人民调解委员会、治保委员会,从村委会干部、党员、群众中选出具有威望,能力强、素质高的人员担任委员。并定期开展法律法规培训,培养委员依法服务、依法行事、依法用权的法治思维,就近就便调处群众纠纷,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到达“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组”;精准描绘8个村(居)委社会综合治理调度示意图,将辖区内村小组量化为一个小网格,对小网格内重点监控人员实行“动态标识、实时管理”,并按治理困难程度以“红、黄、绿”三色标注上墙展示,划出重点区、列出关注区、排除放心区;主动接入镇级综治网格,实现信息共享、沟联畅通,形成了统一调控、实时监控、全程跟踪的治理工作新格局。目前,全镇共制作村(居)委会网格图8张,村(居)小组网格图109张,共排查纠纷4起,调解成功4起,调解率100%。
聚焦生态宜居发挥乡村振兴“磁力场”。通过构建以镇党委、政府—村级组织—网格小组—网格员为基本框架的四级组织体系,将8个村(居)委会划分成502个微网格,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不留死角”的环境治理格局,村小组组长、网格长、党员广泛宣传,发动、凝聚群众参与卫生清扫,将环境卫生清扫制度纳入村规民约,并与享受政策直接挂钩,强力推动卫生清扫形成常态化。聘请公司承接集镇卫生清扫工作,及时对集镇生活垃圾进行收集转运,并将集镇区划分为12个工作片区,建立网格化管理、公开曝光、门前五包保等制度,各片区定期开展随机监督抽查,对发现问题公开曝光,并责令整改。目前,各村累计开展大扫除500次、出动人员2.5万余人次、曝光整改问题53个。
(来源:剥隘镇)
(编辑:唐雪娇 排版:张振飞 审核: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