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以“文山之干”推动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州委党校全面提升办学能力纪实
发布时间:2022-03-28 13:02:11
近年来,州委党校坚持从严治校、质量立校的办学方针,以“文山之干”的举措,抓实五项工程,全面提升办学能力和水平,努力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铸牢阵地意识,强化党校主业主课
州委党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强化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业主课,自觉肩负起为党员干部“补钙壮骨”的重要使命。
教学布局持续优化。州委党校按照“123451”的工作思路,以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为主业主课,坚持“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着眼于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领导素质和执政能力;以掌握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为重点,夯实学员的理论基础;以把握时代特征和国际经济政治形势为重点,拓展学员的世界眼光;以强化大局意识和应对复杂局面为重点,培养学员的战略思维;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和改进作风为重点,加强学员的党性修养”的“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整体教学布局为基础,围绕“文山之干”大局设置课程,完善师资库和教学专题库建设。2021年,共完成48个培训班次9046人的培训任务;完成115场校内班、299场校外班的专题讲授。
教学方式不断丰富。州委党校努力深化教学改革,真正体现教学中心地位、实现教学相长良性循环。综合运用研讨式、案例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提升互动式教学课程比重。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强化顶层设计,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研究和阐释工作,打造弘扬“老山精神”和“西畴精神”推动“文山之干”的特色课程,构建“1+4+N”的教学体系。严格落实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业主课地位,理论教育占课程总数的78.74%,党性教育占课程总数的28.75%。突出“好课程、好故事、好案例、精品课、样板课”打造,《“你退后,让我来!”—“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苦干实干写初心—西畴县石漠化治理》等5个故事入选省委党校《百年奋斗 百年征程—云南红色故事100讲》教材。《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获评全省党校系统第四届精品课,《歌声中的党史》获评云南省党史学习教育精品党课,精品课建设实现历史性的“零突破”。即将出版书籍《“老山精神”研究》《“老山精神”资料汇编》,进一步丰富教材内容。开发“文山州委党校培训系统”,建立“训前调研思考、训中学习研讨、训后落实交账”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推进学员和教师管理系统化信息化。党员干部到党校切实学业务、净心灵、拓思维、提素质、强作风、严纪律、促发展,形成了“大学习、大培训、大交流、大提高”的效应,得到省委党校的认可并在全省进行经验推广。
认真做好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以及重大理论热点问题的阐释,组织教师到机关、基层宣讲党的创新理论169场。主动对接新闻媒体平台,组建“讲党史、传薪火”宣讲队到州级媒体直播间讲述党史故事、解读省委省政府文山现场办公会和州第十次党代会精神12期。组织一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理论文章在《文山日报》刊发;组织教师撰写相关理论文章,在《中国企业报》《文山日报》《创造》等发表理论文章50余篇,有力传播了党校声音。
打造特色品牌,服务全州中心工作
近年来,州委党校坚持红色领航、党性铸魂,以系列举措服务“文山之干”大局。
夯实红色主阵地。依托老山干部学院,推进“州、县(市)、乡镇(街道)、基地”四级教学资源规范化建设,形成“州委党校(行政学院)+8个县(市)委党校(行政学校)+104个乡镇(街道)党校+27个现场教学点”的四级干部教育培训阵地。
设立红色先锋岗。推进“模范机关”“清廉机关”创建活动,围绕党务、教学、科研、资政等业务,常态化开展观摩切磋活动,形成教师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目前,已评选出“模范之星”9名、“模范科室”6个(次),表彰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32名,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
举办红色微讲堂。开设“初心讲堂”,通过多形式多途径,把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等分解成易学易懂的微话题来讲述。目前,已开展“初心讲堂”16次。
组建红色宣讲队。抽调优秀党员教师组建红色宣讲队,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届五中全会、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省州党代会精神宣讲200余场。与文山日报社、文山广播电视台合办《百年百首红歌献给党》栏目,讲述党史故事12期。
打造红色精品课。实施“名师名课”工程,精准提炼文山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今年以来,共开发党校红色精品课11个,全省党校系统精品课3个。其中,《歌声中的党史》被评为云南省党史学习教育精品党课,并在全省展播。
建设红色资政库。成立决策资政研究室和“专家工作室”,组织党员教师深入基层开展社会调研,形成一批高质量红色资政成果。2021年“老山精神”研究课题获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宣传专项基金立项支持,省委党校课题立项4项、校内课题立项32项;完成《智库成果专报》14期,获州委领导批示11期;在党报党刊和新媒体上发表理论文章50余篇。
加强智库建设,当好党委政府参谋
近年来,州委党校积极为州委、州政府科学决策发挥智库作用,不断加强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推动智库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课题研究践行新理念。围绕“从学科研究向州情研究转变,从理论研究向调查研究转变”的工作理念,州委党校聚焦州委州政府的中心工作、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学员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充分依托各级课题开展调研,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制定《文山州党校系统“教研咨”一体化挂钩联系工作制度(试行)》,校领导带队开展科研工作,组建8个团队挂联县(市)委党校,推动州、县(市)委党校同步推进“教研咨”一体化发展,切实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省委有要求、文山见行动、党校抓落实”。2021年,共宣讲党的创新理论230余场次,培训3.7万余人次;组织教师撰写相关理论文章,在《中国企业报》《文山日报》《创造》等刊发表理论文章100余篇。组织开展各类课题研究39项,其中,《老山精神研究》课题获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宣传专项引导资金重点项目立项支持,云南省党校(行政院校)系统课题4项,全省社会主义学院(校)科研协作课题1项,参与省委党校2021年度校级科研课题1项,全州党校系统课题32项。《乡镇党校建设调研报告》刊载于省委党校《创造》杂志,5篇论文被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评为优秀论文,课题研究实现数量和质量双提升的突破。
咨政建言取得新突破。州委党校积极推动新型智库建设,立足“有方向、有平台、有主体、有激励、有层次”的发展思路,组建州情和资政研究室,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扎实建设州委州政府“想得到、用得上、叫得响”的高端智库。2021年上报智库成果专报14期,获州委主要领导批示11期。全省党校系统科研和决策咨询工作能力提升培训班首次在文山举办,资政工作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跻身全省州市党校第一方阵的历史性突破。
州委党校将坚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不动摇,围绕“加快建成‘三张牌’示范区、兴边富民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发展愿景贡献党校智慧和力量,服务好“文山之干”大局。
(宋应炳)
(编辑:刘芳 排版:张振飞 审核: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