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日报社论|把“文山之干”镌刻在文山大地上
发布时间:2022-01-02 11:23:14 阅读 6705
2021年,对文山来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是“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成效卓著的一年。
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州委州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遵循,胸怀“国之大者”,以强边固防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自觉锚定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主动扛起省委省政府文山现场办公会确定的努力建成“三个示范区”的政治责任,进一步查找差距、补齐短板,以“文山之干”的思想性、举措性和体制机制性的深刻革命,以干破新题、以干育新机、以干开新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文山样板”“文山示范”“文山速度”。
在强边固防战役中,全州上下仅用一个半月时间就全贯通、全覆盖建成物理阻拦设施、抵边联防所;500千伏天星输变电工程,跑出了9个月时间完成需要18个月工期的项目建设“加速度”;在爱卫创卫攻坚战、荣誉战中,实现从 0的突破到8县(市)一次性通过省级创卫技术评估;建设10个高星级酒店,共启动了12个高星级酒店建设项目;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项目、伟光汇通“七都古镇”项目、广南年产500万千瓦百亿级BIPV光电建筑材料项目、砚山云南能投物流等重大项目,砚山县创下3小时办结能投物流落户的新速度,广南县实现当月签约、当月开工,文山市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
(一)
奋进中的文山,迫切需要大项目、大干项目、干大项目;迫切需要讲发展、谋发展、促发展;迫切需要用“文山之干”破解文山之困、推动文山之变、发挥文山之智。
面对“四面楚歌”的尴尬境地,常年“老八”的天花板困境,州委州政府知耻而后勇,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不断砥砺前行、加压奋进。始终铭记党中央和省委的殷殷嘱托,举全州之力将“努力建设‘三个示范区’”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文山方案”,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山实践”全力推进。在2021年9月召开的九届州委十二次全会上,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文山现场办公会精神努力把文山建设成为世界一流“三张牌”示范区、兴边富民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决定》和《文山州建设世界一流“三张牌”示范区实施方案》《文山州建设兴边富民示范区实施方案》《文山州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实施方案》,进一步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细化、实化、具体化,构建起1个《决定》+3个《方案》的贯彻落实体系。在州第十次党代会上,旗帜鲜明地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 全面推进‘三个示范区’建设 奋力谱写文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为大会的主题主线,全力推动文山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为推动全州各级各部门大力弘扬“老山精神”和“西畴精神”,形成拉高标杆、争先进位,大干快上、争先创优,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浓厚氛围,州委又及时制定印发《文山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文山现场办公会决策部署 弘扬“老山精神”和新时代“西畴精神”开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行动方案》,从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行动方式“四个方面”作了部署安排,紧锣密鼓地推进贯彻落实。
(二)
没有等出来的精彩,只有拼出来的辉煌。
过去的一年,从城镇到乡村、从内地到边沿、从工厂到基地,随处可见党员干部奔跑忙碌的身影,处处能感受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一天当三天用、一年干两年活”的责任担当。
500千伏天星输变电工程,是保障我州绿色铝产能用电的重点项目之一,是确保云南宏泰绿色铝项目投产用电的关键。2021年正月初六,刚到任不久的州委书记陈明冒着寒风细雨,来到项目工地看望奋战在一线的施工人员,详细了解项目推进进度、存在困难和问题,及时召开会议研究推进工程建设工作,在连续17期项目周报中,10次作出批示,推动项目提前9个月建成投产。
500千伏天星输变电工程,是州、县两级和各职能部门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充分发挥“一把手”“领头雁”作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把责任稳稳扛在肩上、把工作牢牢抓在手上,一竿子插到底,带着大家一起干的结果,是“文山之干”的样板典型。事实证明,只要我们咬定目标,一步一步抓落实、一个一个抓落实、一天一天抓落实,就完全可以挑战不可能,变不可能为可能,创造出文山发展的无限可能!
榜样的力量无穷尽。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以“小切口”看“大作风”,用钉钉子的精神抓落实的工作作风,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全州各级各部门严格按照“任务书”“路线图”,大力开展弘扬“老山精神”和新时代“西畴精神”开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行动,并以“六大战役”和十项重点工作为抓手,通过组织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比武”等活动,建立不批示的批示制度、不督查的督查机制等举措,广大干部群众都紧起来、忙起来、干起来、实起来,一项项攻坚、一个个破题、一件件落实,汇聚起奋力书写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答好文山时代之问的磅礴力量。
2021年前三季度,全州固定资产投资逐步回升;7月,集中开工项目36个,总投资42.55亿元;10月,集中开工项目51个,总投资38.8亿元;12月,集中开工项目45个,项目总投资164.1亿元……
(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百年奋斗史昭示我们,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搏出来、干出来的。
当前的文山,正处于将起未起、由量变到质变转换、蓄势待发蝶变跃升的关键阶段,发展愿望极为迫切、发展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当前最紧要、最现实、最迫切的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从党的奋斗历程中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传达学习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和州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以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州委全会精神为契机,来一场“文山之干”的思想性、举措性和体制机制性的深刻革命,以“文山之干”破解文山之困、推动文山之变、发挥文山之智,奋力把“文山之干”镌刻在文山大地上,推动党中央、省委州委决策部署在文山大地上落地落实、见行见效。
把“文山之干”镌刻在文山大地上,就是要坚决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省委有要求、文山见行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写在文山大地上、钉在文山大地上、绣在文山大地上,全力推动“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转变,努力实现“两个翻番”“两个5”的宏伟目标,加快建成“三张牌”示范区、兴边富民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把“文山之干”镌刻在文山大地上,就是要树牢“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鼓足“一天当三天用”的干劲、强化“一年干两年活”的担当,今日事今日毕,做到领导布置一、我们做到二、想到三,以打仗的样子、打仗的作风、打仗的状态,争分夺秒、大干快上。
把“文山之干”镌刻在文山大地上,就是要全面落实好“三个工作法”。无论是经济工作还是党建工作,都要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每项工作都要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完成时限、工作标准、怎样考核等,让每项工作都能够实起来、落下去。
把“文山之干”镌刻在文山大地上,就是要解放思想,眼睛向外,打破文山“常年老八”天花板。要把解放思想贯穿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各个环节,用改革的思维、创新的办法,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以开拓奋进的姿态谋发展、抓发展、促发展,奋力闯出一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
把“文山之干”镌刻在文山大地上,就是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下足绣花功夫。针对落实中的难点堵点痛点,要时不时开展“回头看”、杀“回马枪”,把松动的钉子再敲实。各项工作不能满足“过得去、差不多”,要精准到细枝末节、一针一线的精细化管理、精准发力,因时、因地、因人精准谋划、精细施策,全力把每一件事情干细致、干精致、干极致,做出众、做出色、做出彩。
把“文山之干”镌刻在文山大地上,就是要在州委的全面领导下,团结一心朝前干。各级各部门要不折不扣抓好州委既定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加强重大事项请示和报告。对州委、州政府决定的事,要积极主动落实,决不能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做到一级负一级的责、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负责、层层担责。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文山从来不缺精神、不缺斗志、不缺担当,只要各级各部门从第一天就跑起来、冲起来,起步如猛虎下山拼速度、拼力度、拼强度,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忠诚奉献和“文山有我、不负文山”的担当尽责,凝聚“文山之干”的思想共识,奏响“文山之干”最强音,就能干出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新文山。
(编辑:唐雪娇 排版:向传帅 审核:李云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