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之干·书记大擂台】“看得见”的变化换来“摸得着”的幸福
发布时间:2024-08-22 10:48:07
“看得见”的变化换来“摸得着”的幸福
西畴县新马街乡坪坝村委会龙潭坡村党支部书记 周贵勇
龙潭坡村共32户152人,设有党支部1个,有党员10名。以前,村内邻里之间不团结、村民环境卫生意识不强,房前屋后污水、垃圾随处可见,居住环境非常不好。为了改变“脏、乱、臭”的状况,我们通过党组织引领,成立了全县第一个绿美乡村自建小组,党员带头组织群众从污水治理开始做起,由村民自己规划、自己设计、自己施工,打造出了一个“景在村中,村融景中,人居画中”的美好环境。
以“小支点”撬动治理“大格局”。我们从提升村民自治能力这个“小支点”入手,探索推行“网有人管、格有人领、活有人干”的治理模式,建立“党支部委员—普通党员、小组干部—群众”的三级网格体系,将全村32户划分为3个大网格,党支部班子成员分别担任网格长,并与党员联户管理制度相结合,实现党员联户全覆盖。我们通过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大会来统一思想,一次不成功就开两次、多次,逐步形成了“干部讲、群众信,干部做、群众跟”的治理体系,引导村内的事由村民自己商量着办,充分激发群策群力效应,形成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大格局”。同时,全面推广“问题墙+回音壁”为民办实事模式,不断增强群众参与感、满足感、幸福感。
以“小切口”解决治理“大问题”。我们以农村户厕改造这个“小切口”为抓手,采取农户自建“油污分离池+小三格”、集体共建“窨井+大三格+氧化塘+湿地”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实现家家户户污水全收集全治理,切实解决了污水治理“大问题”。我们将改厕与治污同步推进,实施“厕污共治”,要求未实施户厕改造和厩舍改造的、未经过农户“小三格”的均不得接入集体主管网,倒逼推动“厕所革命”和厩舍改造两项工作,整村实现全覆盖。我们在乡工作专班提供技术指导的基础上,组织村里的自建小组利用油水分离原理创新建成“油污分离池”,使餐厨废水实现“内销”,有效避免油污堵管问题。我们充分利用“大三格”厌氧发酵后的污水,为村民种水稻、蔬菜、草莓、澳洲坚果等提供水源便利,最终实现了看着不脏、闻着不臭、污水变肥水。通过污水处理再利用,有效保障全村100亩优质水稻和冬早蔬菜轮作,以及50亩辣椒、60亩澳洲坚果、50亩砂仁、10亩草莓发展,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3157元。
以“小投入”实现治理“大成效”。我们自2022年9月开展污水治理以来,在政府投入物资5.92万元的基础上,发动群众投工投劳自建和筹集资金17.6万元,累计安装管网2200米,建设窨井7个、“大三格”1个22立方米,氧化池1个,生态湿地1个,村民自建“小三格”32个、户厕改造32个、“油污分离池”32个、厩舍改造32个。我们把村内污水治理好了,又开始带领群众开展绿美建设,发动村民投工投劳6400人次,自筹资金11.4万元,用200余天时间建成400平方米花园1个,凉亭2座,1300平方米停车场1个,花带470米,花道100米,环山步道200米,观景台1个。我们通过压紧压实工作专班、材料供应商、乡村自建小组“三支队伍”责任,确保质量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建设成本,美丽村庄由梦境变为现实,“脏乱村庄”演变为“田园画卷”,走出了一条“资金投入少、群众参与高、治理效果好”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路子,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重效益”共赢。2023年8月西畴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会,2024年6月文山州推进落实省系列三年行动现场观摩活动在龙潭坡举行。
如今的龙潭坡,村庄美、民风淳、文化兴……有花有水,满目皆绿,处处生机盎然,群众脸上都是笑容,党员群众“比着干”“争着干”已成常态。下步,我们将以“收干净、摆整齐+污水治理+产业发展”这一绿美建设3.0版本为目标,牢固树立强村经济思维,主动研究谋划联农带农机制,采取“传统产业+新型产业”相结合的方式,争取龙潭坡早日成为名副其实的“和美乡村”。
(编辑:李娟 排版:张振飞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