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三七亮相COP15论坛
发布时间:2021-10-14 22:15:21
文网讯 在10月14日下午举行的“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论坛”上,文山三七再次亮相。
论坛上,云南白药集团技术总监朱兆云以《生态文明与天然药物》为主题进行发言。她表示,生态环境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民族文化多样性,造就品种繁多的天然药物资源。文山三七是起源于2500万年前第三纪古热带的残余植物,原产于文山州境内,有确切文字记载的三七种植历史至今已有400余年,是世界公认的三七道地药材产区,并被国家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万历年间,李时珍著《本草纲目》(1578)中记载:“‘山漆’,又名‘金不换’。彼人言其叶左三右四,故名三七,盖恐不然。或云本名山漆,谓其能合金疮,如漆粘物也,此说近之。金不换,贵重之称也。”因此三七全株是宝,是传统的药食同源两用植物,其根、茎、叶、花均可入药入食,三七须根、茎叶、花已获准纳入地方特色食品开发管理。
据了解,2000年后,文山州委、州政府成立了文山州三七特产局,专门推进三七产业的开发和管理,加强了文山三七研究院建设,在三七规范化种植和管理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三七规范化种植规程、技术、质量标准,特别是以三七塑料遮荫网、铁丝、自动喷灌等为代表的一批新材料、新设备的全面推广使用,开启了文山三七由传统种植向现代种植的转型。2000年,按照国家GAP种植技术规范总体要求,文山州成功进行了三七GAP技术研究,并制定了三七GAP标准操作规程(SOP),推进了三七种植标准化发展进程。
2012年以来,文山三七产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双双进入百亿元大关,标志着我州三七产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到2020年,三七产业综合总产值132亿元,全州三七种植、加工、市场环节解决长期用工近1.5万人,临时用工近1400万人次,为群众增收近20亿元。
(文山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记者:罗佳贵 苏娟 张麟 古魏魏)
(文山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资云波 熊明刚 吕静 苏宁)
(编辑:董飞 排版:龙俊贤 审核: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