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云南日报》关注文山州:省级非遗项目“壮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张凤仙——弘扬指尖技艺 绣出美好未来

发布时间:2023-11-06 16:05:34  

11月5日,《云南日报》要闻版刊文《省级非遗项目“壮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张凤仙——弘扬指尖技艺 绣出美好未来》,关注文山州广南县省级非遗项目“壮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张凤仙,传授壮族刺绣技艺,带领群众过上好日子。

详情如下:

“她的非遗作坊开了好多年,衣服、鞋垫上面的刺绣非常好看,很多人都喜欢到她这里学习。”来到广南县者太乡,提及省级非遗项目“壮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张凤仙及其刺绣产品,当地群众赞不绝口。

10多年来,张凤仙先后10余次赴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展示壮族刺绣精品,宣传刺绣文化,并开设培训班,传授壮族刺绣技艺。

“我的毕业论文选题与壮族刺绣相关,我在网上看到张老师的一些刺绣作品,她将平绣、剪子绣、压金绣等诸多绣法融入作品里,非常精美,所以慕名来学习。”云南大学在读研究生陆虹帆道出了千里迢迢登门拜访张凤仙的缘由。

作为一名党员,怎样用自己的手艺带领家乡群众一起增收致富,是张凤仙一直思考的问题。她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为了让家乡留守妇女既可以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她成立了手工刺绣工坊,采用免费培训、发放订单等方式,将许多当地妇女培养成为绣娘,让她们在家门口也能赚钱养家。目前,与她合作的绣娘有近百人,工坊年均创收20万余元。

“每一幅刺绣作品给我们100元至120元的手工费,日常在家就可以绣,够我们补贴家用了。”绣娘汪玉兴开心地说。

随着短视频行业的兴起,张凤仙抓住风口,在融合年轻消费者审美爱好的基础上,创造出许多与时俱进的刺绣作品,在抖音平台上宣传,同时传授壮族刺绣技艺与文化。

“壮族刺绣是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但现在懂得这门老手艺的人不多了,张凤仙作为传承人,一直在带徒弟教绣娘,让更多人知道了壮族刺绣工艺品的精美,主动来找她学习的人很多,壮族刺绣这门手艺传承下去有希望了。”者太乡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

张凤仙对每一件刺绣作品都精益求精。2021年,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前夕,张凤仙的作品作为云南脱贫地区的产品之一,被运送至联合国安理会,让壮族刺绣作品从中国边疆走到了大洋彼岸。

“看到自己亲手做的壮族刺绣作品走出国门,我感到非常自豪。”张凤仙表示,她将继续做精壮族刺绣,做好“传帮带”,让更多的人喜欢壮族刺绣作品并将制作技艺传承下去,也让家乡群众通过手艺过上更好的日子。

(云南日报记者:黄鹏)

(编辑:董飞 排版:陆军 责编:刘虹 终审: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