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州双拥故事系列微电影杀青,即将与观众见面
发布时间:2022-05-16 10:56:23
5月1日,文山州双拥故事系列微电影开机以来,剧组先后到文山市、麻栗坡县等地选景拍摄。通过10多天紧张拍摄,目前系列微电影全部杀青,后期将由专业团队进行制作,预计本月底或6月初可与观众见面。
《生命大接力》《礼物》《军属》《遗嘱》《抉择》五部系列微电影,根据发生在我州的真人真事改编,由州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王勇编剧创作,著名导演王小帅执导。

剧情简介

《生命大接力》:该片以州文联主席边富斌为原型,根据其在西畴县武装部工作期间救助一个受重伤小女孩的故事改编。电影讲述了县武装部政委边文军在一次下乡途中,遇到帮父母上山打松果时从10多米高的树上摔下来头部砸在大石头上的小女孩刘梅,他们急忙把小女孩送到乡卫生院救治,从乡卫生院到县医院再到州医院,孩子的命保住了,但却成了植物人。在边文军帮助下,小女孩又被送到省医院治疗,但由于送去太晚,康复的希望还是很小。边文军没有放弃,继续联系老战友求助,最后,在部队大医院的帮助下,免费清除了小女孩的脑内淤血,小女孩喜获康复,最终回到学校继续学业。

《礼物》:讲述了一对新婚夫妇的故事。刘大海是边防军人,陈玉茹是边防某部团卫生所护士。疫情发生后,陈玉茹在防疫一线工作,刘大海也在边境上严防死守,他们都不能回去举办婚礼,在刘大海爷爷的提议下举行了网络婚礼。他们在各自的岗位通过视频网上拜堂,家人网上参加婚礼。爷爷是抗美援朝的老英雄,他希望刘大海、陈玉茹夫妇抗疫胜利归来时,能给两家老人带回礼物,这个礼物就是他们立功的军功章,但等到他们战胜疫情带着军功章回来看望爷爷时,爷爷已去世。

《军属》:讲述了吃苦耐劳的军嫂卢花的故事。边防某部连队教导员的妻子卢花,由于丈夫不断接到执行紧急任务的命令,导致每一次探亲假批下来都不能回家。在此期间,家里老人又生病住院,需要交押金,可卢花总是鼓励丈夫放心去执行任务,家里她会照顾好。为了给老人看病,卢花去公司预支工资,在回家的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住进了医院。就在卢花陷入万难的时候,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及时为卢花送来了温暖,帮她解决了困难。在卢花康复出院后,原本可以回家探亲的丈夫又接到紧急任务,探亲假再次延期。而卢花则尽心尽责地照顾着老人和孩子,让丈夫安心在部队服役。
《遗嘱》:许大周母亲去世前留给许大周一封遗嘱,要许大周夫妇每年都去烈士陵园给一个叫乔小兵的哥哥扫墓。在许大周读小学时,许大周的母亲在村里当民办教师,当时在边境执行特殊任务的部队,进驻了许大周他们寨子,乔小兵他们班就住在许大周家里。许大周的母亲看到乔小兵的战友们都会收到家信,只有乔小兵没有收到过一封家信,就问起了乔小兵。乔小兵告诉许大周母亲,他的父母是边防军人,在他5岁那年去执行任务时,双双牺牲,而乔小兵爷爷奶奶也去世得早,家里已经没有亲人。许大周父母便认乔小兵做儿子,告诉他不管他在哪里他都是他们的牵挂,会写信给他。后来,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乔小兵牺牲了,许大周父母每年都会去烈士陵园为乔小兵扫墓。在许大周父母眼里,乔小兵不仅仅是一个为了保家卫国献出生命的战士,更是他们的孩子,是他们的亲人,所以立下遗嘱,让儿孙世代为乔小兵扫墓,不要忘记乔小兵,不要忘记和乔小兵一样为保卫边寨的安宁、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们。

《抉择》:该片以麻栗坡县一家三代守墓人为原型。讲述了郑尚德一家从建烈士陵园到现在,一代一代为烈士守墓的故事。40多年前,边境发生战事,为了安葬牺牲的解放军战士,当地建了烈士陵园,郑尚德的爷爷奶奶挑起第一代守墓人的担子。爷爷奶奶退休后,郑尚德的父母成为第二代守墓人。郑尚德的父母希望儿子接手做第三代守墓人时,此时郑尚德与女朋友孙燕正在热恋中,准备结婚。因为担心女友不能接受,郑尚德只好向孙燕提出了分手。但正是因为他的选择,他不仅完成了守墓的使命,也收获了坚定不移的爱情。

(记者:熊启鑫(图片由剧组提供))
(编辑:刘梅 排版:张振飞 审核:梁丹)

滇公网安备 53262102000180 号
文山评议
我为文山“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