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花饭飘香的季节
发布时间:2022-06-27 10:22:14
农历六月是“东边有雨西边晴”的季节,雨的清爽,绿的茂盛,各种山中的水果,构成了盛夏的斑斓色彩。大山中的民族依然保存着与大山相依相存的传统祭祀和民俗。而壮族六月节那多彩的花米饭,为这酷热的夏季增加了浓郁的色彩。
农历六月初一是壮族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之一,又称“过小年”。届时,壮族村村寨寨、挨家挨户不管农活再多,家务再忙,一律停下来,举行传统的祭献仪式。

(图:管鹏 )
有关壮族六月节的来源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祭献祖先。祖先创造财富,抚养教育儿女,其恩情如天高地厚,后人为不数典忘祖,将糯米饭染成五色,一种颜色祭献一代祖宗,共祭献五代。第二种说法是祭献田公地母。祖先原来靠渔猎采集为生,后来土地生出稻、黍、稷、麦、菽等五谷来,为祭献田公地母,祈求来年五谷丰登,特做五彩花饭。第三种说法是祭献宋代的壮族首领侬智高及死亡将士,这是最具悲壮色彩的一种说法。
各壮族村寨过六月节的时间不尽相同,有六月初一过的,也有六月二十四过的,还有七月初一过的,但大部分壮族村寨过节的时间是六月初一。
制作花米饭祭祀是六月节必不可少的重要仪式。花米饭的制作,工艺繁杂、精细,花饭染料完全选用植物和植物炭灰配合染制。烧糯谷草灰煮汁染黑色,用红饭草煮汁染红色,用杨咪咪花煮汁染黄色,用紫香藤煮汁染紫色。染饭是先将糯米分别用不同颜色的水汁浸泡,然后再把染好的各色花米在甑子里堆成若干小堆蒸至软熟,最后将各色花米饭装在一个大簸箕内,搅拌、搭配均匀,即成五彩花米饭。五彩花米饭一般为青、赤、黄、蓝、粉红等五色,而有些心灵手巧的妇女染出的花米饭可以有七彩、八彩之多。花米饭色泽鲜艳、清香可口、生津回味,制作花米饭的过程,体现了壮家妇女做事耐心细致、灵秀惠巧、刻苦耐劳的精神。

(图:管鹏 )
千百年来,六月节除庄重的祭祀外,其节目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节日期间,老人和女人走亲串戚、互相做客,拿出自制的花米饭来,比一比谁家的做得更精致、更鲜艳、更美味;男子则大多结伴上山玩耍,或拉家常,或进行篮球、棋牌比赛;年轻的姑娘小伙还要穿上节日盛装,成群结队唱山歌;孩子们更是忙得满地跑,背着小饭箩,装上花米饭和零食,尽情玩耍。
六月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节日,也是各民族和睦相处、共享幸福安康的美好节日。岁月悠悠,在传承中汲取先人的智慧,在传承中弘扬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得以延续发展的源泉。六月节期间,无论是谁,无论是来到哪个壮族村寨,到任何一家,都会是主人家的坐上客,得到热情的招待。临走时,还会得到一份主人家送上的花米饭,收获一份美好的祝福。

(马文 )
(编辑:曾炜炜 排版:张振飞 审核:侯佑琴)

滇公网安备 53262102000180 号
文山评议
我为文山“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