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饶有风趣的“二桥烟柳

发布时间:2023-02-27 10:54:13  

清代诗人曾有一首诗曰:“永济泰安若比邻/边城开化岁月侵//二桥烟柳显奇异/一水波光灿古今”诗文中的二桥,指的是清代文山开化府盘龙河上的南桥和北桥。

文山南桥。 【资料图】

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五台山僧人非涯和尚将先师庙改建为大兴寺。康熙六年,清政府在原开化等8个长官司地设开化府。康熙七年,开化府第一任知府刘䜣建开化府土城,在东城墙外侧建学宫(文庙)。鉴于城外的大兴寺被盘龙河所隔,为了方便城里人拜佛进香,于康熙九年,在土城南栅口外盘龙河上建永济桥,俗称南桥。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又在土城北栅口外建泰安桥,俗称北桥。

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知县朱光燕将土城改筑砖城,在城墙的东南西北四个栅口建城门,分别叫钟秀门、熏阜门、威远门、望华门。

据知县朱兴燕《开郡建城碑记》记载:乾隆十年改建文山砖城,“自南而东,迤逦放开,较旧城增广百有余丈。而仓廒、学宫、庙宇俱围入城中矣。”扩建的部分当时叫做“新城”,新城中的街道就叫做“新街”,即后来的钟秀街。

盘龙河北桥到南桥河段,经过北门、东门和南门。由于盘龙河经常涨水,两岸筑有一米高的河堤,河堤上主要种柳树,还有一些小鸡树(枫树的一种)、攀枝花树和芭蕉树等,堤下有石榴园、水蜜桃园、甘蔗园和菜园地。一年四季,绿树成荫,为城中人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两桥河段为冲积的沙土,是种甘蔗的好土地。南桥一带是甘蔗园,蔗农注重质量,所施肥料皆是菜籽枯或花生枯,种出的甘蔗又泡又甜,一棵能有两米多高。尤其是根部的那两三节,又白又胖,像莲藕一般,不用刀削,用牙齿就能轻易地把皮剔去,嚼在嘴里,又泡又酥。这就是文山出名的泡沙根。

南门外有大兴寺,东门外有文庙,北门外有寿福寺和钟灵寺,一年四季香烟缭绕,飘溢墙外,弥漫在河岸柳树林中。

北门外寿佛寺禹王宫里的戏台经常唱戏,声音传到寺外河堤边柳树林里。一些票友便在菜园地边的空地上搭上凉棚,自己唱了起来,成为一种消闲的时尚。

东门外则是更文明的场所。学宫内,儒童的读书声溢出庙墙,回响在东山之麓、盘河之滨,勾起那些毕了业的童生和秀才们的诗兴,于是,堤边林下,多是朗诵诗书的声音。

北桥至东门的河段,水质清澈,河面平缓,是人们夏季洗澡的好场所。人们集中在北桥上段的碑河坎、利鲸鹏、西门码头,北桥两侧,还有大转湾、白泥湾几个点游泳。那时,文山人不分男女,从小就下河洗澡,只是各在一段,互不干扰。

漂亮的盘龙河生态廊道。 【熊启鑫 摄】

数百年来,两桥河段柳树林下,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君不见,蜂蝶穿花,笼雀学舌,诗友吟唱,侣伴依依。更有妇妪起舞、童翁天伦,使人流连忘返。

“龙川绕郭锁双桥/绿柳轻烟淡不描//树影依稀南北岸/人家掩映短长条//晴虹并跨行方觉/好鸟时鸣听转遥//宛似湖湘江上过/思浮画艇侍吹箫”这是清代张说题诗描写当时的情景。此诗广泛流传,于是,在清末民初,“二桥烟柳”就成为文山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

近年来,文山市加大盘龙河流域文山城区段综合整治,按照“生态、现代、智慧和花园城市”的要求,全力把盘龙河建成文山的靓丽风景线、休闲好去处、经济增长带和城市标志区。如今,文山城盘龙河沿岸建成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打卡点,正在成为市民心中最美的风景。

(通讯员:张行炎)

(编辑:吕静 排版:向传帅 二审:资云波 终审:周味鸿)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