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王有德:中国早期马克思学说研究和传播先驱

发布时间:2025-07-18 18:46:21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共文山州委党史研究室与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专栏,深情讲述文山儿女在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事迹,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激励全州人民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个人简介:

王有德(1897~1932),字叔邻,又作茹苓,砚山县平远镇田心红果树人。王有德自幼勤奋好学,深得教师器重。开远中学毕业后,1913年进入昆明读高中。1917年,王有德绕道越南,乘海轮抵上海再达北京,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德文班。他曾向北大校长蔡元培上“万言书”,得到蔡元培先生的赏识,在百忙中接见了他,被安排在校内勤工俭学。

在北京期间,王有德受进步思想的影响,参加了著名的五四爱国运动,并在李大钊的领导下,与邓中夏、罗章龙等人于1920年3月秘密发起成立了国内最早的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进步团体——“北京大学马克斯学说研究会”。研究会设书记2人,由罗章龙、王有德分任。在研究会,王有德曾参与了翻译德文版《共产党宣言》在内的许多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还与研究会的其他人一道参加平民教育讲习团到长辛店等地铁路工人中宣讲革命道理。同年9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0月出席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后,共产党北京支部决定把“北京大学马克斯学说研究会”公开,经校长蔡元培同意,于1921年11月17日在《北大日刊》上刊出“启事”,公开吸收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活动,王有德等19名会员作为发起人在启事上签了名。启事刊出后,报名参加者包括恽代英等校内外的青年、学生、教授、工人近300人。

1921年,王有德担任《工人周刊》编委会下北京劳动通讯社的编辑委员。《工人周刊》在工人中影响很大,从创办至1926年,成为大革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的党刊之一。王有德参与编辑《工人周刊》的同时,撰写了大量稿件,为在工人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和进步思想作出了积极贡献。1921年初,王有德和邓中夏、王复生等7人组成“五一”运动委员会,组织领导了1000多名长辛店铁路工人参加的纪念中国工人阶级的第一个“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1922年由共产党北京支部负责宣传的罗章龙介绍,王有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早期党员之一。

1923年9月,王有德毕业于北京大学德语系,留校担任助教授。1925年,爆发了五卅运动,在革命高潮的鼓舞下,王有德参加了以团结云南旅外进步青年,革新云南政治,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斗争为己任的新滇社北京分社。

1926年大革命后,王有德南下广州,加入新滇社广州分社。1926年底,经新滇社广州分社的同志介绍,进入黄埔军校工作,为黄埔第五期编译官并进入高级班学习。

1927年初,王有德离开黄埔军校,经友人介绍到国民革命军第11军陈铭枢部当营长,先后驻防湖北、湖南等地,后转入19路军补充第1团任职。“九·一八”事变后,王有德随19路军奉命调往上海驻防。1932年1月28日夜,日军分数路由租界向闸北发起进攻,19路军在全国人民抗日运动高潮的推动下奋起抵抗,淞沪抗战爆发。上海民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纷纷组织义勇军、敢死队、救护队,捐款捐物积极支援19路军抗战。是役,19路军等中国军队在人民支援下以3万余兵力与10余万强敌浴血奋战30多天,连续击败日寇的进攻,使日军三易主将,数次增兵,死伤逾万,受到沉重打击。但由于中国政府当局妥协退让,不继派援兵,19路军寡不敌众,防线终被日军从翼侧突破而被迫退守嘉定、太仓一线。王有德在这场保卫大上海的战斗中,始终指挥战斗在前沿阵地,身先士卒,率全团官兵与日军英勇作战,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因战斗异常激烈艰辛,王有德积劳成疾,奉命撤退时一病不起,去世时年仅35岁。

(来源:中共文山州委党史研究室)

(编辑:刘虹 美编:冯蕾 二审: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