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云南防汛“前哨”:“最后一米”的守护者

发布时间:2025-08-16 23:23:51  

今年汛期,云南降雨强度大,容易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

这时候,总有一群人迎雨而行。这群人,在云南防汛工作的“最后一米”上“钉”着,发现苗头就上报,上报后就动起来,协助群众提前转移。

在云南防汛工作“最后一米”,总有一群人迎雨而行。他们发现险情苗头及时上报,并迅速行动协助群众提前转移,守护着群众的生命安全。

今年汛期以来,云南共有21起成功避险避灾案例获国家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这21起案例,主角就是他们。

前哨立得住:隐患逃不过“火眼金睛”

在云南,灾害信息报送员、网格员、村组干部是防汛的“神经末梢”,他们要么“眼观六路”,能从裂缝里看到“预警信号”;要么“耳听八方”,时刻注意身边的“异响警报”。

图片

信息报送员黄付、梁万和发现挡墙边坡沉降。云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供图

7月11日晚,文山州富宁县花甲乡龙三盘村的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黄付、梁万和在巡查时,发现挡墙边坡沉降并有部分垮塌,裂缝还在扩大,不远处就是村民住房。他们立刻上报,33户70人连夜转移到花甲中学。强降雨造成8间民房遭到不同程度损毁,13条进村道路出现塌方、损毁中断现象,转移群众安然无恙。

这样的场景在21起案例中很常见。6月26日,在马关县金厂镇老寨村,信息报送员权有坤、王华钉、古朝仙3人巡查时,发现新修复路面出现下沉,判断可能发生滑坡,4户12人迅速转移,避免了危险。7月1日,文山市临江路路面塌陷前,信息报送员赵胤麟第一时间报警并报告街道,14户85人及时撤离,随后路面塌陷出长约80米、宽约8米、深约5米的大坑。

图片

村组干部、信息报送员夜间巡查险情。云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供图

国家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火灾综合防治司指出,文山州11起案例的共同点是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发挥了“前哨”作用。这些来自村组的普通人,用脚步丈量隐患点,在雨夜里巡查河道、边坡,把预警信息从风险点传到指挥部。

联动跑得快:转移拼的是“分秒必争”

防汛不是一个人的战斗。云南以“六级联动”机制,实现省、州、县、乡、村、组六级干部闻“汛”而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确保群众安全度汛。

图片

村组干部组织群众转移避险。云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供图

6月26日,丘北县平寨乡小罗白村的信息报送员张占功发现公路路基有裂缝,立即上报。平寨乡党委、政府马上安排人员值守,用“小喇叭”循环提醒,设置多重警戒标识。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一边组织地勘专家赶来,一边安排人员敲门入户劝导转移5户11人。5小时后,约1500立方米的滑坡体滑下,无人员伤亡。

快速响应离不开分级责任体系。6月22日,广南县珠街镇信息报送员张有奎上报挖者库下村河水上涨,镇里的应急队伍1小时内转移8户40人,3小时后4户民房一层被淹,无人员伤亡;6月20日,富宁县剥隘镇那岗村信息报送员杨成发现村小组后山出现裂缝,立即上报。剥隘镇党委、政府果断入户将受威胁的4户13人转移。由于避险及时,无人员伤亡。

图片

砚山县阿猛镇,基层干部帮群众转移车辆。云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供图

从村到乡再到县,一级接一级地响应,让“发现险情”到“人员转移”的时间不断缩短。6月21日,广南县五珠乡雨梭村,信息报送员沈国虎凌晨2点半听到巨响,发现自家房屋地基下陷,村委会核实后上报,五珠乡乡长刁乾倨组织力量,用广播和入户动员的方式,让6户17人安全转移。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编辑:刘红丹 美编:冯鹤 二审: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