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山水相连的温度 中越边境文化交融在烟火里生长

发布时间:2025-07-23 15:31:11  

在中国麻栗坡与越南河江省的边境线上,青山是共望的背景,流水是互通的脉络——这山水相连处,每一缕烟火都藏着文化交融的温度。近年来,集市里的寻常交易到节庆时的往来相聚,两地边民日常里的互动,让“一带一路”的微观图景在烟火中生长。

新春时节的麻栗坡县董干镇马崩村集市,恰是这幅画卷的鲜活开端。越南商户王咪美的小卷粉摊位前热气蒸腾,她用熟练的中文笑着说:“我经常来中国卖货,好卖得很!”几步之外,越南边民杨递包正对着五彩丝线绣制的苗服细细打量,“这里的衣服好穿、好看”的赞叹里,藏着两国边民对彼此文化的天然亲近。这样的日常交流并非个例,而是文化交融向更深层次延伸的基础——当生活里的相互青睐转化为情感上的自然接纳,更多跨越国界的互动便有了生长的土壤。

文化的交融不仅在集市里流转,更在共同参与的活动中升温。2024年“云水边关·结伴骑行”跨境骑行活动中,57名中越骑手从麻栗坡天保口岸出发,穿越青山梯田抵达越南胡志明广场。越方骑手尚氏云英穿行在麻栗坡山水间时感叹:“这里的山水很美,希望能有更多类似的活动让我们了解彼此文化!”而同年举办的“马鹿塘杯”垂钓大赛,148名中越选手在竞技中增进友谊,更带动线上线下16万人次关注;中国—东盟青少年篮球赛上,多国青年以球会友,让体育赛事的“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增量”。这些活动共同助推麻栗坡2024年接待游客287万人次、创收31亿元,让文化互动实实在在转化为发展动能。

如果说活动是文化交融的“催化剂”,那么节庆则是激活边城活力的“强引擎”。“国门文化月”用30天时间搭建起文旅盛宴:300余个摊位汇聚茶叶、美食、服饰,260余户商家单日吸引万人参与,总交易额突破2000万元;苗族“花山节”、瑶族“盘王节”等传统节日里,“夜演、夜食、夜购、夜游”的消费场景让民俗文化“活”起来。

文化交融的脚步从不满足于短期互动,而是向着长效合作稳步迈进。2025年初,“文山·睦邻”中越人文交流系列活动在麻栗坡启幕,双方签订友好城市意向书及青联、少先队共建协议,让交流有了机制化保障。文艺晚会上,越南民歌《小竹子》与中国舞蹈《三七赋》同台演绎,12个节目将联欢推向高潮。这只是中越文化之花绽放的缩影——三年来,麻栗坡已举办对外文化交流活动12场,舞蹈《猎》《瑶山茶香》赴越展演广受好评;文化大篷车巡演193场惠及70.4万人次,非遗折子戏《梓潼戏》更被列入国家级复排项目,将于2025年开启巡演。从临时活动到常态互动,从文化展示到情感共鸣,交融的深度在不断拓展。

从集市里的苗银交易到跨境骑行的互助身影,从节庆日的贸易往来到文艺联欢的舞台共舞,这些看得见的烟火日常与心贴心的往来互动,本就是山水相连处最生动的文化对话——它们让“民心相通”不再是愿景,而成了中越边民掌心的温度,更以细水长流的力量,为“一带一路”勾勒出有温度、有烟火的微观图景,让交融新篇在日常里自然生长。

(麻栗坡融媒记者:常馨月)

(编辑:刘虹 美编:冯蕾 二审: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