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州人大常委会: 聚焦民生实事 强化监督检查
发布时间:2022-06-06 11:04:54
近段时间,州人大常委会聚焦民生实事,强化监督检查,打好监督“组合拳”,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全力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如期高质量完成。
近日,州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赵琼到砚山县调研人大代表活动阵地运行管理工作情况。调研中,赵琼来到砚山县维摩彝族乡长岭街村代表联络室、炭房社区代表联络室、江那镇羊街社区代表联络室等,听取相关情况汇报,实地了解人大代表工作站(联络室)阵地建设、制度建设等情况,并对砚山县代表活动阵地运行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赵琼要求,要充分利用人大代表工作站(联络室)这一有效载体,进一步发挥代表作用,密切联系群众,让群众诉求有地方说、说了有人听、听了有反馈。不断提升人大代表工作站(联络室)的规范化水平,用好人大代表接待岗,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站”、社情民意的“知情站”、建言献策的“汇集站”,为代表履职搭建立足基层、贴近群众、覆盖村组的重要平台。
近日,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熊朝康带调研组,深入富宁县田蓬镇下寨行政村上寨村小组,对州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票决的2022年度重大民生实事项目“10个现代化边境小康重点自然村建设项目”建设情况开展跟踪监督。跟踪监督紧紧围绕党建工程、特色产业发展、村内道路建设等重点项目和重点任务,对照项目实施方案、完成时限,查进度、查管理、查效益。熊朝康强调,要把“党建引领促发展、产业拓宽致富路”的思路和措施贯穿全州“10个现代化边境小康重点自然村建设项目”的始终。让“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成为必然,各部门要坚持“以民为本”的思想,紧盯时间节点,细化任务、科学调度,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努力提升项目建设水平,把“现代化边境小康重点自然村建设项目”建设成为全州民生工程、代表工程的精品工程。
近日,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云龙率执法检查组对文山市、砚山县开展《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三七发展条例》执法检查。执法检查组通过深入乡镇、村寨、三七企业,采取听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检查、随机抽查、走访座谈等方式进行检查。李云龙强调,要多形式、多方式开展宣传活动,努力营造三七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三七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尽快打造“智慧三七”服务平台,全过程全方位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抓紧抓好抓实“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创建工作,加大三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三七产业国土空间规划和科学合理布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兑现承诺的优惠政策。加大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文山数字本草检测中心”等检测机构的作用。各有关企业和生产经营者要遵照《条例》规定,依法依规合法经营,自觉维护好“文山三七”知名品牌。
近日,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仁茂率队深入文山、砚山、广南等县(市)对殡葬市场价格秩序监管工作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分别到文山市殡仪馆、砚山县殡仪馆、广南县殡茔陵园等地,对殡仪馆执行政府四项定价、殡仪馆其他延伸服务项目等社会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落实和解决的情况进行调研。根据调研情况,张仁茂强调,各县(市)要将相关项目纳入“十四五”规划,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满足需求。进一步摸清殡葬价格市场整体基础数据,全面了解收费标准,认真分析价格的合理性。强化四项基本服务定价及收费监管,对延伸服务项目内容严格把关。同时,加强对价格公示监管。借鉴学习其他州(市)的经验做法,研究解决我州殡葬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努力想出更切合实际的办法。
近日,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献文一行深入马关县小坝子镇责任段督导检查。李献文边走访边听取小坝子镇近期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汇报,对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十问”的情况进行检查。李献文指出,“4·08”疫情暴露出我州疫情防控工作还存在很多漏洞、短板,要从中汲取教训,进行深刻反思,时刻牢记“十问”警钟,举一反三找问题查漏洞,坚持防患于未然,杜绝“亡羊补牢”,密织疫情防控网,要坚决杜绝防控工作中不严不实、不紧不细的情况。在小白河联防所了解到二级严管区群众经过卡点到地里进行农作需要到镇政府开具证明后,李献文要求,小坝子镇党委、政府要根据群众实际需求优化改进管理和服务工作,充分利用前期疫情防控工作采集的数据资料,使管理服务电子化、信息化,为群众生产劳作提供便利。
5月18日至20日,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扬率调研组,深入文山市、砚山县、丘北县,对2019年以来全州行政复议工作情况开展调研。调研组一行实地走访了部分行政执法部门或乡镇以及部分律师事务所,听取有关情况汇报和与会人员的意见。刘扬强调,要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牢牢把准法治政府建设的正确方向;进一步健全依法治理体系,规范行政执法程序,转变行政执法理念,在加强依法行政管理的同时,注重改善行政执法方式;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有针对性地解决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培训机制,加强交流学习,促进执法能力提升;进一步强化工作保障,健全工作机构,采取有效措施,在人员、经费、工作场所和设施设备等方面提供保障。
(本报记者整理)
(编辑:唐雪娇 排版:向传帅 审核:侯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