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州:解“五位”,让服务群众更到位
发布时间:2021-11-09 11:24:48
住房、上学、就医……每一项都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今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文山州多向发力,以解“五位”为着力点,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解学位让孩子们“上好学”
孩子的教育问题牵动着千家万户。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学位不足问题日益凸显,我州教体部门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努力解决全州学位紧张问题。
10月13日,西畴县鸡街乡海子苗岭幼儿园开班了,新增学位60个。校园内环境优美,现代化的建筑和完善的设施让人眼前一亮,山里娃也像城里孩子一样,接受到优质学前教育。
建立完善学前教育工作机制,提出全州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学率达91%。在新建、改扩建小区中,按照1500户或5000人以上城镇小区必须配建幼儿园的标准,对小区配套幼儿园提出明确要求。引导和扶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不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积极探索多元合作,推动文山州幼儿园分园优质品牌推广,目前文山州幼儿园凤凰分园已完成改造建设,已于10月8日正式入园。
为增加学位,补齐教育短板,2021年下达我州的“教育强国”推进工程项目总投资16082万元,其中中央资金7110万元、地方配套8972万元,支持1个学前教育和6个义务教育学校项目建设;2021年学前教育发展(第二批)中央资金项目总投资14956.56万元,本次下达资金4728.57万元,支持全州8县(市)18所幼儿园项目建设,规划新增学位5280个,目前已完工4所,正在建设9所,未开工5所。
7月27日,2021年文山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城区公立幼儿园招生摇号举行,没有摇到号的王炳德只能给孩子报了私立幼儿园。他觉得现在文山城公立幼儿园还是太少了,招生人数都不到一千人,希望政府在公立幼儿园建设上能够投入更多财力物力,让孩子们入学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近年来高中阶段教育的投入让很多家长欣喜不已。目前,全州新建15所普通高中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4.36亿元,预计增加学位3.6万个;全州15所普通高中已全部按要求开学,目前共配备教师1355人,其中公派教师967人,合作办学机构选聘教师388人。目前已完成高一新生录取10088人。
解“房位”让“住有所居”不是梦
9月2日,文山市集中约谈房地产开发项目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37家开发企业,其中涉及不动产登记办证问题未整改项目37个,雅园小区项目正是其中之一。近日,小区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已成功取得竣工验收备案表,满足不动产登记条件。这是全州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整治的一个缩影。截至10月31日,全州锁定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的246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已完成整治135个;16个烂尾楼已复工10个。
老旧小区改造也是文山州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改善群众住房条件的重要举措。各县(市)积极推进城区老旧小区改造,让曾经破败的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
杨坤是文山农垦小区的住户,作为一个老住户,他对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变化感受颇深。“我们这个小区已经有三十多年,很老旧了,各项设施老化。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后,小区简直大变样。以前环境差、车子乱停乱放,通过改造,增加了车位,规范多了。和以前比起来,小区上了好几个档次,真是想不到!”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今年6月10日,文山市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启动,计划投资4.69亿元,用三年时间对文山城区81个老旧小区分三期实施改造,涉及居民7496户。一期工程为钟楼片区,涉及33个老旧小区改造;二期工程为普阳片区,涉及33个老旧小区改造;三期工程为零星片区,涉及15个老旧小区改造。居民们都期待着,焕发新活力的老旧小区为自己带来全新的生活体验。
解“车位”让城区停车不再难
城区停车难一直是备受群众诟病的一个社会问题。为此,文山州积极想办法。首先,加强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将停车设施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不断完善用地供给、政策扶持等保障机制,鼓励民间投资进入停车市场。如马关县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开展城市智慧停车项目,根据城区建设规划,新建地面停车场、立体停车楼及地下停车场,并新建和升级改造路侧、路内智慧停车泊位。同时,文山市、砚山县、富宁县等地还新增投放了一批小黄车、小蓝车等共享单车,满足群众便捷出行需求,有效缓解群众出行难、停车难等问题。
其次,向空间要车位。各地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和公园、广场改建等项目建设,同步增加公共停车场,利用闲置和待开发土地,建设临时性停车场,在市场、超市、医院等人员密集区域探索建立立体式空中停车位。如广南县新建立体停车场1座,新增停车泊位288个;丘北县新建立体车库1座,新增停车泊位111个;马关县新建立体停车场2座,新增停车泊位379个。
作为州府所在地的文山市城区,通过多点发力,目前共规划出路内各类停车位40752个、停车区253处;地下停车场79处31514个停车位,其中:州市机关单位9家1536个停车位,商场、宾馆酒店、医院等收费地下停车场26处9815个停车位,居民小区地下停车场44处20163个停车位。市内26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实行免费错时开放,提高停车资源利用效率,有效缓解市民停车难。
解“床位”让群众看病不再“一床难求”
“我15年前到州医院住院,病床实在太紧张了,刚刚做完手术也只能在病房的走道上加一张小竹床。今年我又到州医院住院,住院环境和以前比简直大变样,不仅床位有保障,整个病房干净明亮,我们作为患者住起来舒心多了。”这是患者杜玲的由衷感慨。
近年来,文山州扎实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强化床位管理,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床位不足等问题。
其中,相比2015年,全州医疗机构业务用房面积增加63.77%,病床数量增加47.15%,基本诊疗设备配置数量增加64.61%;民营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全州总床位数的20.01%,相比2015年,床位数增加124.02%,占比提高了6.36个百分点,总诊疗人次增加41.19%,住院人次增加78.27%。
富宁县为全县60岁以上老年人建立家庭病床200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共17209人,履约服务114728次,签约率达99.7%。与14家乡(镇)敬老院签订合作协议,为敬老院老年人提供“保姆式”医疗服务,惠及268位入住老年人;砚山县创新性设置共享机动床位,打破病区界限,统筹管理和调剂使用床位,缩短患者住院等待时间,床位资源得到灵活充分的利用。
另外,文山州中心血站整体迁建项目、砚山县人民医院住院综合楼、文山妇女儿童医院等一批医疗建设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一系列项目的实施将不断提高全州床位量,推进解决医疗机构床位分布不均衡,专科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
我州推行的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不出州、康复回基层”的目标,各级医疗机构床位不足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县域就诊率达90%,县域内基层就诊率达65%以上,有效缓解了州、县级医院“人等床”、基层医院“床等人”的问题。
解“厕位”让群众“方便”更方便
公厕既是城市的形象,也是提升市民生活品质一个最为基础的服务设施。党史学习教育中,文山州重视“厕位”改造提质,扎实推进“厕所革命”,从细微处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小细节”展现“大文明”。文山市在城市公厕新建、改扩建项目建设后,有效解决了文山城区公厕建设规划布局不合理、建设数量少、原建公厕配套设施陈旧、市民“如厕难”等问题,方便了民众,为城市和谐发展、文明发展提供了公共服务保障,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肯定和好评。
说起改造后的厕所,市民们都竖起了大拇指。居民万朝文说,以前老旧的公厕太脏太臭,苍蝇蚊子多,上一次还要收费一块钱。现在重新改造后,环境漂亮整洁,用起来方便卫生,还是免费的,真是感谢党的好政策。
农村“厕所革命”是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各地因地制宜帮助农民群众进行改厕:麻栗坡县在推进农村户厕建设中向因战伤残残疾人家庭延伸,对其“量体裁衣”进行改造设计,社会效果显著;马关县把推进“厕所革命”作为推动“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常态化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发挥党员干部“领头雁”作用,让传统厕所升级变靓,大力提升农村环境质量和农民幸福指数。
目前,全州城镇消除旱厕3157个,城市新(改)建公共厕所达到二类标准302个,新(改)建旅游厕所达到A级以上标准67个,城市公共厕所达到“三无三有”标准1762个,群众“方便”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厕所革命”,让广大农村群众从细微处感受到了生活品质的提升。
(供稿:文山州委党史学教办)
(编辑:唐雪娇 排版:李法楠 审核:侯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