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七花杯”网评大赛丨让人才在文山大地上“大显身手”
发布时间:2024-08-19 17:03:5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一直以来,文山致力打造人才向往之地、精英创业之城,让来文各类人才发展有活力、拼搏有动力,奋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新局面。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笔者在从事基层人才工作中发现,只有从实际出发,以引才的良方、育才的雅量、用才的胆识、爱才的诚意,才能筑就人才集聚“高地”。
聚焦队伍建设,精心筑巢“引才”。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人才队伍推动。要转变“撒大网”“摊大饼”的引才模式,以满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根据本地的区位条件、产业布局等,因地制宜实施“对位”的引才政策,引进“志同道合”的人才,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同频共振”。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认清产业发展短板,瞄准人才需求,坚持人才引进与重点产业、重点行业发展相匹配、相契合,大力引进本地优势产业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实现产才相匹配,推动产业升级和人才成就双向奔赴。
聚焦精准培养,耐心固巢“育才”。“鸟栖不择山林,唯木而已;鱼游不择江湖,唯水而已”。当前,基层人才工作仍存在着行政化、引而不育等情况,导致引进人才难以发挥整体功能和技术优势。要树立人才工作“一盘棋”思想,加强组织、人社、编办等部门协同,盘活闲散编制,分类建立人才补充渠道。人才领导成员单位要定期开展调研,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找准人才培养问题症结,分类建立技术、管理人才库。组织人才到发达地区研修培训、考察学习。积极争取跨区域人才合作,合力共为打造人才共享平台,以“互补”降低“少才”的人才共性,串点成线、连线成面,让人才在知识、眼界方面与时俱进,提升综合素质能力。
聚焦搭建平台,决心拓巢“用才”。在用才过程中,要全面了解各类人才的个性与特长,对人才分类管理,为各类人才搭建展所长、尽其能的干事创业“大舞台”,最大程度发挥人才的优势和潜能。对于有发展潜力的拔尖人才,敢于投入、鼓励尝试、宽容失败,让他们心无旁骛搞创新;对于事业发展急需的领军人才,大胆使用、放手发展,不仅给位子,还要给实惠、给荣誉;对有闯劲且又富有争议的人才,坚持原则、力排众议,把他们放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接受急难险重等复杂环境考验。要树立鲜明的人才选用导向,针对“人才评价与使用错配”问题,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让各类人才能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让更多“千里马”在文山大地竞相奔腾。
聚焦政策保障,诚心暖巢“留才”。当前,文山与大中城市相比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留住人才压力大,更需要在“软环境”上下功夫。靠制度惜才,要以政策制度保障人才与其绩效和贡献相匹配的待遇,以科学的人才评价和绩效考核办法,有的放矢、量体裁衣,让人才感受“真金白银”的爱才诚意。靠感情留才,建立联系人才工作制度,常态化召开人才座谈会、分享会等活动,强化沟通交流和关心关怀,了解人才所思所想,及时帮助解决困难,切实保障人才创新创业热情。靠待遇养才,强化物质激励,以待遇留人,优先保证人才投入,着力解决在住房、户口、就医、配偶随迁、子女读书等方面的“关键小事”。探索完善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鼓励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等要素参与分配,打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让人才“安心”留下。
(李永康)
(编辑:刘虹 排版:冯明兰 责编: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